第七十五章 人才是宝(2/2)
船队走了半日的路程,岸有两匹快马,追船队。原来是卢炳义派人告诉张知木到淮安等他们一下,随后他也到淮安,他要带领弟子们,一起跟着去山西。张知木心里太高兴了。杨玉琳说:“看你想得了宝贝似的,这些人活不能干,打又打不了。”张知木说:“你说对了,是得了宝贝。人才是大宝贝。”
到了淮安,张知木一看,知道这回动静可大了。码头旁边的货场,粮食都堆成山了。穆义已经派人布置了警戒线,四周都有人警卫。
刘云先汇报了情况。因为正是东南季风,海船行驶的很快,到了淮河入海口,借着涨潮水深的机会,大船进了淮安港。由于李菁及时地通知了李茂,李茂提前到淮安,租了码头场地,又雇了码头工人帮着卸粮,好在这边穆义的人不少,大家分头照看,也没出啥*烦。陆成祥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一下子把东西都运走,淮安这的船不一定够。”
张知木说:“现在开始雇船,有多少船先装多少。这地方会不断的有船过来,来的船雇下。我们从扬州过来的一百八十条船船,在运河里不敢装多,现在进了淮河黄河可以多装些了。船家也可以多挣些银子。陆琪他们带回来的小船全换四百石的浅船。我们两艘战船都可以装五千石粮食。然后人员也都到大船。即安全平稳,又好管理。按每船六百石装货的话,我们货物都运走也需要四百多艘船。”陆成祥说,现在南风很好,船家说可以装八百石,船家都愿意多装些,都是为了多挣点儿。这样有三百多艘船够了。另外,已经买了两千石淮盐,马也可以装船了。
张知木说:“明天先装满一艘战船,我要先行一步到徐州,那里还有些事。我要先安排一下,等这里的船都装完了,到徐州不用停太长时间,到了我们一起走了。”
张知木一行是午到的淮安,卢炳义晚到了。原来,卢炳义送走了张知木和他那几位弟子,心里不踏实了。突然决定,也要一起到到山西跟着去学习。问那些弟子谁愿意跟着,结果有十几名弟子都要跟着,怕张知木他们到淮安不停,走了,所以派人骑马追张知木,告诉张知木等一等他。张知木见到这十几人心里十分感动,这些人都是为了求知而来的。
大船装满后,连同装满货物的五十艘浅船,一起先行出发了。留下陆成祥、刘云最后压阵。
张知木着急到徐州是因为,他惦记着林欣民的石墨和沸石。这两样在他这次出来想买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两样。
现在是往回走了,事情出来前预想的好得多,张知木心情也是大好,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尤其是有一群乐师随行,一路更不闷了。张知木也开始跟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聊起了艺术。这时的艺术家们,还是沿用五音阶,而张知木开始给他们讲七声音阶更能准确的记录音乐的。是宫、商、角、徵、羽改成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等更好。而且为了记录方便,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代替汉字标注。这样曲谱看起来更方便了。接着又和大家谈起曲调来。这些艺术家们,以前不管有多高的水平,在那些富人眼里都是下等人。可是张知木不但非常尊重他们,而且还和他们一起探讨音乐问题,使他们倍感亲切、温暖。张知木看出来那小红玉也一直想过来和张知木一起聊聊,可是看到杨玉琳的眼神,没敢过来。张知木一看这样不行,特意喊小红玉过来坐,和大家一起聊天,小红玉心里也很感激。
陪着林欣民去处理他铺子的事,然后有购买货物。已经回到徐州多日了。石墨一共买了两千石。沸石基本没花钱,弄了五千石也费了点人工费和运费。陆琪和林欣民都不知道,张知木要这些满山没人要的石头干啥,这石头砌墙都没人要,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宝贝呢。
林欣民已经将家人都带到徐州了。
张知木一到徐州,第一件事问的是这两样东西。张知木一听,都买来了,高兴坏了,告诉陆琪让人去买酒买肉,晚聚餐。林欣民说这次有刘勤帮忙,四处买粮,一共买了十万石小麦,钱没够,林欣民卖了铺子的房产,下来些钱都垫了。张知木一听很高兴。
张知木抽时间去见了知州大人,知州一听张知木来了,非常高兴。因为他支援开封有功,已经高升了。知州说:“你们再晚来些日子,新的知州到任,我见不到各位了。皇已经知道你们镖局商家救开封的事了,下旨要奖励你们。等你们到开封,周王会传旨给你们。你们走后,五日贼兵退了。”张知木说:“这次有点事请大人帮忙。”知州说:“没问题,只要我在徐州一天,我说了算。”“那两艘战船我想借用一下,当然船的费用,我们照付。”张知木说。
“张东家用船不需费用。战船把你们护送到家,返回可以。”知州说。
张知木说:“谢谢大人。”当然走时没忘了放下一大锭银子,作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