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四二八章 意料不到

第四二八章 意料不到(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澎湃二十年免费阅读 西游之火鳞大王免费阅读 穿入中世纪,我的历史大佬群免费阅读 特战尖兵免费阅读 修真万年归来免费阅读 启禀摄政王:侯爷要翻身免费阅读 重生之将门邪妃免费阅读 金牌销售是如何炼成的免费阅读 窃梦成仙免费阅读 联盟之奶妈凶猛免费阅读

至于李自成拷饷,他要钱,给他,给了他钱难道他还不花?大明朝是士绅的两下,两百多年下来,织了一张无比严密的大网,李自成花的钱,最终还是要落回士绅手上,而且只要治理天下,就总要依靠士绅吧?

李信则是表面上和颜悦色,与人无犯,但是纵观李信的行为,本质上是与士绅阶层渐行渐远的,他的很多政策,明眼人慢慢嚼出味来了,并不是如他所标榜的一心为民,而是一心为商,为工商业主服务,老百姓只是在这过程中顺带沾光,真正赚大钱的,有两类。

首先是李信开办的国企。

其次是紧跟他的脚步,创办大工坊,雇佣大量雇工的工商业主。

而士绅多为经营土地收租子的地主,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寒意。

虽然李信有屯积粮棉,一举击垮现有价格体系的打算,却终究不敌经济规律,他能控制得了国企和国有农场的价格,却控制不了私人作坊的价格,随着生产成本的逐步下降,为了抢占市场,他不降价,别人会降价。

综合总总方面,士绅隐约有不妙的预感,似乎李信才是真正要他们命的!

再看满清,虽然是异族,但是既能善待洪承畴与范文程,又为何不能善待大明士绅?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自成即将放逐马六甲,满清怕是离灭族不远。

第三,是李信废除了廷杖,从表面看,这是善政,可是在本质上,断了文官搏取名声的重要途径,而更狠的是,李信以太监骂门取代廷杖。

你犯了过,我不打你,弄个阉人堵你家门口骂,引来街坊邻居围观指点,丢不丢人?

“哎~~”

许久,三人纷纷报以一声叹息,心里都不由有了种告老还乡的念头,只是还盼着南边发生奇迹,均是暗道,再忍忍罢。

过了数日,南边消息传来了。

竟然是士子们的保护朱熹像行动,从内部瓦解了,这简直是让人不可思议,可是了解到内情,三人均是痛骂,竖子不可与谋!

高名衡使的手段和李信完全不同,他没等到草根学生汇集,就召来了候方域,向他明言,如能劝说国子监的监生自动散开,算他戴罪立功,向李信求情留在大明。

候方域哪里是个有信仰的人,就是浊世花花公子,一听有不被流放的希望,立刻拍胸脯保证。

他找到好友陈贞慧,虽然董小宛跟了陈贞慧,可这时也顾不得争风吃醋,晓之以情,动之以利。

陈贞慧也想抱李信的粗大腿,以前没有门路,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哪能放过,当下一拍即合,两人又找到冒襄,冒襄也是复社中的名人,他家是江北首富,更是想与李信搭上关系,于是三人动用自己在复社的影响力,分头劝说。

东南的情况,远比北京复杂,有大地主,有大商家,还有开钱庄当铺的,思想也更加活跃,这些人中的相当部分,都是荡寇军主政以来的获利者,怎么可能真和李信作对?

况且在东南,心学的影响力不比理学差,复社成员中,很多都是崇尚心学的,对理学的循规蹈矩并不感冒,因此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甚至李信都没想到,在候方域、陈贞慧与冒襄的周旋下,南京国子监主动撤了朱熹像。

作为回报,李信特赦了候方域。

这种人留下来翻不了天,他没必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崛起1639

崛起1639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泉明月免费阅读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云夏的快穿之旅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