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镇国公主归长安】②(2/2)
“就因为之前只有他支持圣人建造金仙玉真两座道观?”
“……自从韦庶人倒了,他就是镇国公主的门客了。”
“我懂了。”
群臣对此议论纷纷,东宫里,李隆基则有些哭笑不得:“我可真是成也人心,败也人心。阿耶显然是觉得,我不用他提携,也可以顺理成章继位了。他心里不舒服,只怕这传位之事,要出岔子了。”
“早就跟你说过,你要比从前更加韬光养晦,这下可好,这么大一座皇宫,都不够你张扬的了。”李持盈自顾自地摊开双腿坐在席上,一边吃着梨子,一边撇嘴道。
“群臣现在大多见风使舵,他们要对我如何,我能拦得住么?”李隆基十分委屈。
“窦相公如今不过只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算不得正经的宰相,空有宰相部分权力,成不了大事,殿下和公主不必多虑。”萧江沅淡淡道,“倒是镇国公主,此番如此沉得住气,难得。”
李持盈道:“窦怀贞能做宰相,这便是姑母向三哥开战了,还旗开得胜,三哥也要还以颜色才好啊。”
李隆基道:“你方才不还让我韬光养晦么?”
“方才是方才,阿耶的心思又有变化,三哥现在再如何收敛,在阿耶眼中,都不过是逢场作戏,博群臣同情的。这只会让阿耶更加反感三哥。”
“还有呢?”
“还有什么?”
李隆基笑了笑,转眸看向萧江沅,便听她道:“还有,如今的太子已经不是从前的太子了。他需要让群臣看到他的魄力和与镇国公主对抗的决心,他是正统,要让群臣在支持他的同时,充满斗志与信心。同时,也要让圣人看到太子的实力。圣人和太子,从此刻开始,已经不是父子了。而君臣之间,孝顺是不适用的。”
李隆基补充道:“阴谋也不再适用,朝堂之争,还是阳谋居多。越是光明正大,反倒越难以战胜。首先,我得让天下人知道,我不是个挂名的太子,就算是姑母,也奈何不了我。”
“所以三哥现在是已经知道要如何做了?”
“我总不能让大臣们只盯着你和金仙看。”李隆基勾了勾唇角,眸光却是微暗,投向萧江沅的时候,竟然流露出一丝心虚。
萧江沅并不追问,也没关注李隆基的表情。反正阿郎既然要做,她早晚都能知道,等他做完,她若是未能预料到,这对她来说,还是一种惊喜。
李持盈却注意到了,不禁觉得自己在这里可真是多余。她刚起身要走,就被李隆基拦下:“你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那我怎么走?”
“横着走。”
“……”
玉真公主傲然从东宫走出,虽一身道袍,却比穿金戴银的公主还要趾高气昂。这事很快就传到了李旦的耳朵里,他虽觉得有点不满,想要管管这个自小就性子跳脱让人操心的女儿,却最终未能成行。
其中缘由李隆基清楚,太平公主也清楚。
天子尚未如何提携,东宫就急不可耐地表现出自己的权势与人脉,这足以让任何一位天子忌惮了。李旦本就是优柔寡断多思多变的人,又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废掉三郎换大郎,这种忌惮足以让他犹豫了。
在他眼中,李隆基显然是早有准备,自己要传位的打算,竟好像帮了人家的大忙。
既然如此,传位之事还是再看看吧,在那之前,朝中还是要平衡为好,所以自己自然会被李旦重新捧起来,对于东宫,他也会观望放任多于管教,最好东宫出点什么大错,正好让他得偿多年所愿。
一步一步,都按照太平公主的设想,十分稳妥地走着。
太平公主并没有任何的放松,只是有件事,她想要先做了,再继续下去,却不想在她之前,已经有人开口了——
“儿恳请圣人,让上官昭容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