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棍儿哥(1/2)
第十三章棍儿哥
同在粤州市,另一个城区里,科韵路附近。
这一大片区域被称作高新科技园区,坐落着上百家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企业,其中又以互联网公司为主。
这个时代的互联网,最赚钱的依然是游戏,最能忽悠的依然是社交,最日暮西山的还是门户。
易网科技作为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老牌互联网企业,虽然早期主营业务是门户和邮箱,但如今的主要营收都来自游戏部门,而且整个公司也越来越像一家网络游戏公司,而非传统门户网站。
冯树是一名毕业三年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在这个硕士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年代,冯树能在毕业后就进入这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算得上十分幸运了。
不幸的是,他并不在蒸蒸日上的游戏部门。
同样是做技术,游戏事业部的技术员明显比他这种门户事业部的要好过得多。薪资待遇要高一筹,年底奖金也多一大块,更关键的是现在游戏产业火爆,从易网游戏部门出来的人都是其他中小型企业竞相争抢的对象,薪水随随便便就能涨个50%,运气好的话翻一番也不是没可能。
反观冯树呢?
要么在易网熬多几年,兴许能熬到管理层,要么跳槽到一家以eb为主的公司,也许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否则就这么耗着吧。
眼看q2绩效考核又将开始,可是绩效这玩意儿是事业部绩效和个人绩效双重计算。
门户这东西,市场早就定型了,而且受到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冲击,影响力早不如以前,又有个屁的事业部绩效可言!
至于个人绩效,冯树的业务能力算得上精通,正在向更高一级的专家级迈进。他能让已经被优化过无数次的网页的加载速度,再次提高几百毫秒,也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图片传输和加载方案,给用户更好的浏览体验。
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卵用。
根本就没人关心门户网站的成就和创新好吗!
这段时间以来,冯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
要不要跳槽?
从理智的角度,现实大环境如此,跳槽并不会让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除非他在技术上转型。
而且跳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偷偷摸摸寻找下家,忐忐忑忑商议待遇,跳槽成功后还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来适应新业务和新环境。
可是不跳槽,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在门户网站养老吗?要知道他才三十岁不到!
这段时间他已经被这个问题弄得寝食难安,上班时也常常走神。这不,背后什么时候来了人他也不知道,人家一开口,倒把他吓了一跳。
“棍儿哥!”
冯树一惊,转过身来,一个长相精致,灵动可爱的妹子正俏生生地站在眼前。
“你是属猫的吗?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事?”冯树苦笑道。
棍儿哥是他来公司后得到的外号,树棍儿嘛,加上他当时是组里唯一的光棍,于是这个外号慢慢就被叫开了。
这个妹子是产品组的一名运营专员,叫小美。人如其名,小美在互联网公司里也算得上一枚小美女。
至于为什么程序员里美女少而做产品的美女多,这就是两者的工作性质不同导致的。
产品人员是提出创意和想法的人,而技术人员负责实现创意和想法。如果产品人员要让最终产品完美无缺地实现自己的构思,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技术人员(包括美工)来帮他完成。
大多数程序员内向腼腆羞涩,整天对着枯燥的代码,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动心?
除了各种极客装备,就是娇小可爱的真人妹子啊!
比如小美这样的。
每一次,产品组遇到修改需求、增加需求之类需要看技术员脸色的活儿,派小美出马,绝逼让呆滞木然的程序员招架不住。
比如冯树这样的。
小美咬着下唇,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昨天做的图库翻页功能,我们老大说想改进一下pv计算方式,具体需求我已经发到你邮箱了,帮帮忙嘛,棍儿哥哥~~~”
冯树没来由地浑身一抖,强行板着脸说:“增加需求是吧?找我们老大回复一下邮件。”
“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个黑面神,我哪里敢去找他嘛~”小美委屈地扁着嘴,“不会很麻烦的,棍儿哥哥出手,分分钟搞定啦!”
说着,小美已经抓住了冯树的胳膊,轻轻摇晃起来,“好不好嘛~”
“唉,又来这一招……”
冯树心里叹了口气,无奈地答应下来。
具体需求他都不用看邮件就知道,肯定又是产品组想方设法增加pv的招数。
他也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去找组长。拒不拒得掉还两说,别需求没拒掉,反倒把产品组给得罪了。
这种情况早已成为常态。
果然,当冯树打开邮件一看,产品组提了个非常奇葩而且涉嫌弄虚作假的需求。他们居然要求技术实现点击查看下一张图片时不翻页,但是计算一个pv!
……
“呼——”
总算完成了!
冯树重重地靠在椅背上,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电脑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下一秒就会垮掉。
现在冯树已经下班了,正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加班完成产品组提出的额外需求。
房间就是城中村最简单的单间,除了通水通电,什么都没有,桌椅床热水器全是冯树在二手市场淘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