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兴趣转移(2/2)
可娱乐大众表象的下面是普通劳动者,贫穷且粗鲁。这些人也得有人帮助他们,刚开始,这与娱乐他们相比可是件让人更加厌恶的差事。他忙着摆弄他的小说并以此在世界上“出人头地”时,上屋围正走向末日。
他现在明白了,成功女神主要有两个胃口:一个需要赞美、谄媚、抚慰和挑逗,作家和艺术家能满足她这个胃口;另一个则更可怕,她要吃肉啃骨头,开工厂挣钱的人才能满足这个胃口。
于是就有两拨人在那女神面前争宠:一拨儿是谄媚者,他们为她提供娱乐、故事、电影和戏剧;另一拨儿虽不那么炫耀,却是更野蛮的一类,他们给她肉吃,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金钱。那些衣着光鲜、哗众取宠的人们在女神面前相互撕咬着。
博太的话引诱着张海飞去加入另一拨争宠,用工业生产去捕获那女神的芳心。反正他开始摩拳擦掌了。某种意义上说,是博太让他成了个男子汉,黄思瑶则没这本事。黄思瑶让他脱离社会,使他对自己和自己的境况有敏感清醒的认识。而博太则让他只关注外界的事情,内心则变得软弱无助。他开始变得外向,要干点什么了。
他甚至打起精神经常转到农场去,他甚至坐下吊桶下到水井里面!
张海飞大学是学工商管理的,但是毕业之后,他先是玩极限运动,玩登山。残疾后,又一心扑到写作上,他几乎从来没有用过他的工商管理知识。大学时他学过但似乎又都忘记的东西现在都记起来了。他坐在轮椅里,农场经理给他讲农场生产经营现状,给他讲市场走势,他听得津津有味起来。
他沉默寡言,但脑子却开始转了起来。
他开始捡起过去学过的工商管理的书重新翻阅起来。他还读了政府有关的报告,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仔细研读了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各项政策和优惠。连中央七套节目都成了他的收藏频道。
当然,最有价的还是关注网络——互联网+。他一旦开始了互联网加农业的各种研究,研究其方法和手段、网站的建立,那种副产品最受欢迎。他惊奇的发现网络是多么神奇,神奇得几乎难以置信,似乎魔鬼吧自己的智慧都给了互联网。
张海飞感觉到,工业技术也好,互联网+也好,比文学艺术更有趣。那些网络写手,天天鼓捣那些可怜的男欢女爱是多么愚蠢啊!
在技术科学领域,人就像神或魔鬼,受了灵感的启发去发现并且奋力把发现付诸实践。在这项活动中,人超越了任何可计算的精神年龄。可是张海飞知道,一旦回到感情和人的生命中,一些人的精神年龄也就才十三岁的样子,是脆弱的小孩子呢。
可随它去吧。让人在感情和“人”的精神上统统滑向愚蠢吧,张海飞才不在乎这个呢。让那一切都见鬼去吧,他关心的是现上屋围农场,是怎么把上屋围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他一天又一天地下到地里,他研究,他把农场经理,各个业务的主管,一干人马好好盘问了一番,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力量!他感到自己身上涌起一股新的力量来,统治所有这些人的力量,统治一百多为工人的力量。他要让这一切都重新焕发生机!
他确实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生。现在生命又回到了他身上!在封闭的艺术和精神生活中,他和黄思瑶在渐渐地死去。现在,让那种生活见鬼吧!让它休眠吧!
他感到生命涌进了他的体内,来自农场,来自林场。农场上弥漫的粪水味对他来说,比纯氧还好闻,因为它让他感到一种力量,力量。他是在干着什么,他将要干一番事业了。他要赢,要赢,不是像写小说那样在嫉妒与恶意中斡旋赢得知名度,而是要赢得人生。ntent
p让我好好再爱你一次 60337dex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