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洞庭湖上大鏖兵2(1/2)
理智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领军作战的将领来说,更加珍贵。因为只有拥有了理智,才不会被贪婪和冲动烧糊涂了脑袋。
然而,对于孙羽来说,他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在一次与一次的被倪进知捉弄之后,这一次,孙羽是真的怒了。
他知道,自己要是再寸功不立的话,等候他的也许就是刘大人的军法了。整天在洞庭湖里和敌人捉迷藏,已经耗费了太多的钱粮。这也让刘仁瞻的耐心快到极限了。
然而,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线立功的希望,却发现原来是打错了,在战场上,还有比这更加令人郁闷的事情吗?
而且,四只战船已经在猝不及防之下,被砸了个稀巴烂,一千多士兵泡进了水里。这可怎么和刘仁瞻大人交代啊?
难道就这样回去?然后再告诉刘大人,孙某打错人了,被敌人耍了,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就被人设计陷害了,然后被南楚的军队揍了一顿?
战功呢?荆南贼军的首级呢?缴获的战利品呢?
没有?一样都没有你就损失了这么多战船和战利品,是该说你是蠢猪呢还该说你是蠢猪呢?
孙羽在大脑里迅速的模拟了自己面见刘仁瞻的情形,不行,这样回去非得让刘仁瞻砍了脑袋不可。
既然已经打起来了,那倒不如将错就错,把这个李简什么的收拾了,至少还可以缴获一些战利品,当然首级也不会缺少的。
管他是谁家的将军,反正有可以交差的就行了。再说了,刚才那一通石弹,已经把寨门都砸毁了,应该有一些功劳躺在那儿了,现在离去,岂不是先前的进攻都做了无用功了?
还有,这个李简什么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岳州团练使手下将领,而自己却是节度副使,能相提并论吗?
岳州虽然也叫州,但是却只是防御州,并没有节度使驻节,就像南唐的池州,后汉的郢州,还有之前的复州一样,只设立刺史或者团练使。
也就是说,岳州团练使的级别是要比孙羽低的,而现在遇到的这个李简,更是岳州团练使魏叔嗣的部下,凭什么要对我大呼小叫?
孙羽怒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唐天兵刀锋所向,还需要问你一个小小的都虞侯吗?”
借着,孙羽很有气势的手一挥,“投石车,继续!弓箭手,齐射!盾牌兵,上前掩护!全体向前冲!”
这一刻,孙羽感觉自己的指挥很有逼格,居然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这一刻的形象,怕是可以赶得上刘大人了吧?
李简一看,这家伙原来是个活宝啊,现在的情况是,南楚的军队站在高处,完全占据了地理优势,居高临下,不断地向着南唐的战船上发射石弹,一枚接一枚的石弹,在投石车的抛臂上飞起,向着孙羽这边的战船上飞来。
虽然驻守在君山上的军队不多,只有一千多人,但是由于占据着地理优势,完全可以摆开阵势。相反,孙羽这边,由于三千人都是在船上的,虽然还都是大船,但是毕竟地方有限,完全无法摆开战阵。可以想象,两三百人挤在一条船上的样子。
大多数人由于地方的限制,无法投入战斗,但是,敌人的石弹和箭矢,却并不因为他们没有投入战斗而有所选择。往往是一枚石弹砸下来的时候,很多人急着向旁边躲避,结果反而干扰到了正在作战的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