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章 何不食肉糜

第七章 何不食肉糜(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史上最强家族免费阅读 隋吏免费阅读 第一豪婿(林阳许苏晴)免费阅读 大侠有病免费阅读 开局成为诸葛大力男友免费阅读 系统让我多吃亏免费阅读 重生之我是至尊免费阅读 次生体免费阅读 奇门神医在都市免费阅读 霸婿崛起(林知命姚静)免费阅读

白脸汉子慢吞吞的掏出把剪刀剪了个角下来,拿出小秤称了称,“正好五钱!”

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但钱渊还是叹为观止,明朝是没银票的,商人身边随身携带剪刀、小秤用来交易,这本事每个商人都非常很擅长,几乎每次都是刚刚好,一次成功。

出了海市逛了好一会儿才找到那个酒楼,在二楼坐下,钱渊瞥了眼不远处的衙门,然后仔仔细细的把葵瓜子拿出来看了一遍,这玩意儿是被晒干的,能种的活吗?

钱渊还在脑子里琢磨要不要回头在院子里试试,突然楼下大堂传来一阵喧闹。

“那当然,红糖才几个钱,哪里比得上洋糖!”

“松江钱氏诗书传家,没想到出了个陶朱公。”

“据说那可是个秀才公呢。”

“穷的吃不起肉的秀才杭州城多的,但拉下脸去经商的可没有”

楼下诸人议论声传入耳,张三颇有不忿,钱渊却笑吟吟的曲起手指敲敲桌面,“罢了,随他们说去。”

到杭州已经一个多月了,洋糖的销售额一日高过一日,就连红糖的价格也高了三四成,因此钱家铺子和钱渊的名声也算是“扶摇直上”。

现在还不是万历年间,秀才亲自出面经商不算寻常事,即使在商业发达的杭州城也算惊世骇俗。

虽然卖的挺好,但钱渊的计划还没进入正轨,对他来说,钱是很重要的,但是紧接着下来他要用一大笔钱,在这年头举家搬迁的费用堪比在上海置产,这可不是一笔小钱,细水长流可来不及。

不过板着手指头算了算,钱渊琢磨时间还很充裕,只是自己初来乍到,在杭州消息不灵通,很多事情都没有打听的渠道,只能大把大把的往外洒钱。

想到这钱渊摸了摸衣服内袋里的那两张名帖,一张是叔父钱铮的名帖,另一张是叔母的父亲陆树声的名帖。

后者是嘉靖二十年会试第一,在朝中名望不低,和如今的浙江巡抚王忬是同年,这两张名帖都分量不轻,可以算得上是两块敲门砖了,但如何使用却是个难题。

这些天钱渊洒了不少银钱出去,从纷乱复杂的消息中好不容易找到一条有用的,做了足够多的功课,才有了今天一行。

桌上摆着三四盘菜,一壶茶,钱渊独自坐在窗边漫不经心的慢慢享用,如今尚在孝期,酒肉不能入口至少不能公开,所以钱渊干脆将张三和另一个仆役李四赶到楼下去。

穿越而来不到半年时间,由死而生,但亲人却由生至死,家业凋零,父兄之死需要详加调查,之后即将面临一场不知道能不能躲得过的东南倭乱,虽然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但钱渊也免不了心里茫然踌躇。

茶味颇淡,几道素菜也没滋没味,钱渊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目标人物慢悠悠的走进酒楼。

钱渊没有直接凑上去,他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隔壁桌上,那个让钱渊眼热的蓝袍青年书生正嘲讽的对着同伴笑道:“哈哈,杭州城真不愧是人杰地灵,案首经商,真是奇谈!”

对面的同伴是个国字脸的青年,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帅哥形象,连连点头,“我南下一路至杭州,苏松到杭州一带,农田大都改种棉花,桑园处处可见,要知道无农不稳”

蓝袍书生语气尖酸的很,“都说浙江是科举大省,杭州更是翘楚,没想到却是遍地商贾,就连府试案首都肯放弃举业”

特么商人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

没完没了了,吃个饭都不安生,楼上楼下都频频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虽然知道哪个朝代商人地位都不高,在明朝更是地位低下,但两世为商的钱渊做怒气勃发状,刻意拢起来的目光如针一般射向那位书生。

同桌的国字脸诧异起身拱手,“这位兄台?”

钱渊走近几步面无表情的一甩衣袖,“何不食肉糜!”

目录
新书推荐: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云夏的快穿之旅免费阅读 医眷惊鸿:冷王暖妃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