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大明之锦衣为王 > 第67章 进京

第67章 进京(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好歹也是个皇帝免费阅读 穿越明朝当皇帝免费阅读 人在超神已娶凯莎免费阅读 出生就被包养的龙免费阅读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免费阅读 唐朝好太子免费阅读 秘战无声免费阅读 教主的退休日常免费阅读 网游之开局觉醒超神天赋免费阅读 我能听见法宝说话免费阅读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

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

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

在地理格局上,“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

元朝建国,元大都堪选在此,是必然的。

元大都由规划家、天文学家、水利家刘秉忠、郭守敬师徒二人会集风水名家共同规划。

风水学对城市的选址讲究山和水。北京山势既定,唯一的缺憾就是水流不够。

二人于是引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城。地上水,引自号称“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泉水。

人工引泉渠流经太平桥--甘水桥--周桥,直入通惠河,因水来自西方的八卦“金”位,故名“金水河”。

元大都地下水脉,也是来自玉泉山。此井水甘甜,旱季水位也恒定,后来成为皇宫祭祀“龙泉井神”的圣地。

明朝燕王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他既要用此地理之气,又要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

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使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

然后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

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又重新形成了。

明成祖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四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正月“告成”,历时十五年,正式定都北京。

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北墙南缩五里,南墙向南展出二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并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重建了宫城和皇城。

嘉靖三十二年,又修筑外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

设置城门七座,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清称广安),西之北曰西便”。

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而苏超跟着徐百户赶到北京城的时候,正是北京城扩建的第二个年头,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上万人的工地在忙忙碌碌的筑城。

他们一行人绕过正在兴建的工地,从西面的阜成门进入到北京城中。

一进到城中,苏超的感慨油然而生。

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北京城的城墙都已经被拆掉了,连城门楼也没剩下几个。

如今重活一世,能够看到北京城最古老的原貌,他心中也是极为感慨。

在进城之前,他问过金玲,这才知道北京城的外城也是刚刚兴建了两年,还没有完工。

他第一时间就决定,回头先到外城的主干道上去买上一大片的地皮放在那里,然后等着地皮升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明日方舟:苦难与救赎之歌免费阅读 港综:正不胜邪免费阅读 震惊!废物前妻竟是全能King免费阅读 精灵:我有一台掌机免费阅读 带着土着种田吧免费阅读 快穿:第二人格不搞水仙免费阅读 景朝双杰破奇案免费阅读 地球源起:玄幻古史免费阅读 新婚当天,未婚夫在国外陪养妹免费阅读 年代:嫁入军区大院偷偷修仙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