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聚宝盆中的大明 > 第54章 迁安与滦州

第54章 迁安与滦州(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的婆娘不好惹免费阅读 我的突破实在太强了免费阅读 太子追妻总掉坑免费阅读 斗破之我有个强化挂免费阅读 我有一个经验值面板免费阅读 为民不悔免费阅读 去鼓浪屿的路上免费阅读 我与神兽追凶的日子免费阅读 大唐第一衙内免费阅读 这个江湖没有玛丽苏免费阅读

因为如今的将门都养家丁,已经成了常态。

曹文诏反驳的话十分有道理,他说天下卫所疲敝,卫所兵转职成了农夫、帮闲、混混,根本不敷征伐之用,只能靠募兵。把朝廷有限的粮饷集中到少数人身上,也能起到精兵的效果!

他还拿自己举例,为何他手下一直就两千余人,是他不想增长实力吗?不是,他养不起。

接下来他算了一笔账:

一个普通的旗丁一年需拨粮10石、盐24斤,战力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募兵的费用十倍之,但战斗力强大。作战时他们是主力、是先锋,被动或溃败时,他们又是最后一道屏障,如果需要,他们还会用自身替将主挡枪挡箭。

另一方面,家丁们本身也是极其愿意的。军户、游侠们挤破头都想进来,因为家丁待遇高,就在将主身边,立功更好升迁。

曹文诏最后总结,家丁制不独大明才有,历代王朝都有,只不过不像大明如此普遍。

他本人现在虽然没有蓄养家丁,可那是因钱不就手,当真算起来,他手下的两千人都可以算家丁。

这番话基于现实,把叶宰驳得哑口无言,此后再没同曹文诏说过家丁的事,只是打定主意,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他的信心一方面来源于元宝石,花很少的代价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装备,装备又反过来促使他不需要曹文诏手下那种高素质的骑兵。

开枪谁不会?

一个普通人训练不了一个月,就是一具杀戮的机器!

另一方面,叶宰还有个不能明讲的原因。

自己蓄家丁,家丁坐大也要蓄家丁。家丁本质是依附于将主的,是将主的个人资本和私人武装,有时连朝廷都指挥不动。

上梁歪了下梁肯定不正!叶宰打算从源头给它掐断。

当然,亲卫是必须的,以后的手下也要轮换,叶宰不会傻呆呆地放弃兵权。

……

此后两天,三路军队一直在沉默赶路,至迁安六十里遇到了东虏的游骑。

曹文诏大呼小叫亲自领兵与之恶斗,便是杨肇基也老夫聊发少年狂,带着三百余家丁不让其后。

随着距离的拉近,东虏愈发多了,偶而还集结数百人的马队与曹、杨对冲。

双方各有胜负,西路军胜在人多,东虏胜在箭准人狠。

大战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当来到迁安三十里左右,这股弦马上就要绷断时,叶宰突然接到孙承宗传令,东路军已打下永平,令西路军放弃迁安,转而向南与东路军合攻滦州。

这个命令让武将们都惊呆了,纷纷汇聚于叶宰处商议。

曹文诏、马祥麟、秦翼明等纯粹的武将鼓噪不已,就差说出孙承宗老眼昏花下达的是乱命!

但稍微具备点正治常识,能厘清敌我状况的叶宰、秦良玉和杨肇基却不这样看。

事情显而易见,从地图上就能品出个中三味。

迁安靠近冷口,是东虏出入的最后通道,滦州在南方,深入腹地。

孙大人使用的是扎好篱笆、再行驱离的策略。

否则断了东虏退路,致其困兽犹斗,再不堵住南面,让其流窜中原,战事将会迁延日久。如此,还让不让皇帝清静了?

皇帝如果天天担惊受怕,那在外统军的一个个都得承受莫测的天威!

叶宰首先表达立场,听孙总理调配。秦良玉、杨肇基表示同意。

事实上在这里叶宰就是监军。他有权利命令带兵大将执行上面发来的军令,所以他一表态,就等于定下了前锋军的行止。

面对身前三十里且只有三千人的鲜美果实,其他人再是不甘也不能反对,只好无奈散去。

一柱香后,叶宰派出一骑快马向后面的张凤翼送出塘报。

再半个时辰,大军转向。

(求收藏,求推荐票!)

目录
新书推荐: 换亲1985农家沈兰的悲喜人生免费阅读 我为音修之道友别来无恙免费阅读 诡道之通灵秘法免费阅读 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免费阅读 规则:开局出现在神秘列车免费阅读 绝命大藏家免费阅读 回到小时候,签到系统从天而降免费阅读 八零后重生:再见已是两生人免费阅读 死遁后主角疯了?抱歉,顺手的事免费阅读 修仙女配没出路?我靠种田求长生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