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 > 第二十八章 院正作序

第二十八章 院正作序(1/2)

目录
好书推荐: 先生又要逃跑了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免费阅读 真千金她又美又飒免费阅读 土味巨星免费阅读 邪化巫医免费阅读 我的签到系统卡了免费阅读 开局一群原始人免费阅读 诸天第一禁忌免费阅读 浕灭之刃免费阅读 从无量轮回开始免费阅读

景泰六十年以来。

状元堂送了几卷新书入学宫,都是注释儒家经典的书籍,最终表现平平无奇。

这一类书有广阔的市场,然而竞争者太多,很难引起关注。

直到送入了刑者说。

这本书一进入稷下学宫,就引起了巨大议论,率先质疑的就是白话。

幸好周易开篇点明,此书就是给普通人看的,而且大乾不是独尊儒家,如杂家、家,对白话并不排斥。

随后又因为内容引起了争议。

刑者说上册,何掌柜特意挑出了几篇,主角是书生的鬼怪故事。

书生、妖鬼、斩妖司,结局都是一样家破人亡,妖灭鬼死。

这和学子们平日里看的狐妖添香,蛇精暖床,中间略有曲折,最终幸福美满,完全是另一幅场景。

于是有人质疑刑者说的真实性,认为是某个书生在胡编乱造,必须予以抵制。

抵制的领头人,正是与周易有一面之缘的王伯安,本名王昊。

王伯安在看到刑者说的第一眼,就忍不住想到骂自己“拼爹”的周易,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书,自然是毛病不断,错漏百出。

终止第二场争议的是佛学院和道学院的院正,两位精研佛道典籍的大儒。

研究佛道典籍,免不了和佛道修士打交道,对于当今大乾人妖两族的关系,比其他人了解的更深刻。

现实的情况,比刑者说更残酷。

道学院正亲笔写下评语:以小吏目,观妖魔事,警醒后人,可以为之!

可以为之!

这四个字已经是极高的评价。

王伯安只是个教习,又没有真凭实据表明刑者说造谣,只得偃旗息鼓。不过他没有认输,而是仔细钻研此书,发誓一定要从中挑出更大的问题。

自古以来都是读书人就毁人不倦。

他们精通字、律法、典故,擅长揣摩官场、皇帝,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最稳准狠。

大乾景泰帝在位至今六十年,幼时就被夸赞类广明帝,一直将其视为毕生追求,难免养成了好大喜功的性子。

如今太子监国,只听国泰民安,海晏河清,不喜欢有人上奏内忧外患,斥责其危言耸听。

一是表明太子有能力治国,二是哄父皇高兴。

王伯安挑不出书中错误,于是从“帝心”入手。

刑者说中的故事,除了书生之外三教九流都有,基本上都是穷人。

其中牛妖盗人一案,事件起源便是没有粮食。

“我大乾国富民强,户有余粮,正值太平盛世,世上岂有贫者吃人之事?”

王伯安兴奋的一拍大腿:“定然是著书人污蔑,含沙射影,向我泱泱大国泼脏水!此书包含祸心,必须禁了!”

于是立刻起草书,要向太子监国禀明,必须让衙门封禁刑者说,以免流毒天下。

与此同时。

法学院院正吴苛正在阅读刑者说,其中几篇关于律法的普及,深得他的胃口。

大乾百家争鸣,除去佛道以及小家末流,大体上是儒家和法家并立。

“以诙谐有趣的鬼怪故事,讲解普及律法,甚妙甚妙!”

吴苛真正深入过底层调查,游历大乾精英阶层忽视或者说无视的贫民阶层,与京都繁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他曾经为此写了一卷书,希望能在贫民中普及法家,免得他们遭恶霸小吏盘剥。

可惜贫民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完全有别于吴苛所处的阶层,“字”本身所携带的傲慢与偏见,让他的书无人问津。

“这本书或许百姓没钱买,也不识字会读,故事却会流传过去。”

“我应该推它一把,也是为了我自己!新校五经只能在上层流传,这里面的故事能出现在大乾任何一个角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饥荒年代:喂饱老婆再拯救她姐妹免费阅读 女主养成?不是boos养成吗免费阅读 我过目不忘,炒股挣千亿很合理吧免费阅读 让你写元宵,你写青玉案元夕?免费阅读 重生最强太子,问鼎权财巅峰免费阅读 仙道?死道!免费阅读 开局被分手,我觉醒十殿阎罗!免费阅读 穿书:从哄病娇反派开始免费阅读 快穿:娇气,但被大佬们追着宠免费阅读 四合院:开局奔赴长津湖,立大功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