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34章 工商局和商社(第一更)

第34章 工商局和商社(第一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农场,啤酒和理想生活免费阅读 只有我老婆不知道我很强免费阅读 传武大师耗子尾汁免费阅读 荒野之我的弹幕能提现免费阅读 人到中年:青云直上免费阅读 神豪从十倍增益开始免费阅读 唐人街的厨仙免费阅读 我真不想秒杀全玩家免费阅读 遮天之无上道途免费阅读 漫威之绝对交易免费阅读

这件事影响极大,甚至坊间有传闻,朝廷很可能会废掉刚刚颁布的银钞购物令。

接下来两天,这个传闻在北京城到处传播。

一时间,去银行兑换银钞的人倒是越来越少了。

这就是崇祯要杀李启贤的原因。

现在一大堆的人不想银钞普及,银钞的出现,会损害许多人的利益,例如钱庄。

那些钱庄背后都是有钱的富豪,他们多少与朝堂官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以说银行出现的那一刻,就面临了无数的敌人。

它在弱小中慢慢成长了一年,终于长出了形状,有了成效,自然就刺痛了许多人。

那些人欲除之而后快。

这个节骨眼上,李启贤这件事,如果不严厉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两天后,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添油加醋刊载了这件事的始末。

砸雅兰堂的凶手是当朝通政司使李若星的儿子李启贤。

判决结果也出来了,斩首示众。

二月二十三日,李启贤就被押到法场,脖子上来了一刀,人头落地。

死之前,李启贤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在他给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再去得罪雅兰堂了。

与李启贤一同的他的表弟,也投入监狱,众生监禁。

还没完,因为李启贤这件事,李若星被罢官抄家。

这件事立刻在京师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通政司使被罢免,可见这件事是有多么严重,也看出了朝廷的决心。

这件事至少警告了所有官员一件事:管好你们那些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小兔崽子们!

经过这件事,所有官员都成了惊弓之鸟,那是连夜给自己的儿子们上教育辅导课。

据说某个官员的儿子想出去浪、喝喝酒,结果前脚刚踏出门,后脚就被拖回去,一顿毒打,打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亲爹还苦口婆心道:孩子,爹都是为了咱们全家好啊!

几天之后,银行门口的人慢慢开始恢复。

银行的事情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

但是崇祯却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银行依然脆弱,银钞现在还只是局限在顺天府,这大明朝,还有一大堆的人希望银行立刻就关门。

这一段时间,朝廷的大臣们又忙起来了。

这一次是真的忙事情,而且是正事。

例如徐光启手底下就扎堆了各种事情,什么水泥厂的扩大和增量,人员的招募。

皇帝说了,北京制造局的民工一律不准用服役的形式来拉人。

什么叫服役?

古代是有徭役的,徭役就是老百姓免费给官府或者朝廷干活。

例如知县衙门的门坏了,就找人来修,修是不准收钱的,并且是义务。

例如知县大老爷要出一趟门,需要有人来抬轿子,抬轿子的人就是差役,这个差役其实是普通老百姓,是有义务来抬轿子的,没有工资。

再例如朝廷要修水渠,要挖掘大运河,都是征集民夫,民夫有义务履行徭役。

所以说,在古代,一旦大兴土木,必然会引起劳民伤财,大家没时间种地了,都来给贵族老爷们干免费劳动力了。

杨广虽然也得罪了门阀,但死的根本原因还是步子跨太大,搞得底层老百姓也没有活路了。

崇祯现在要搞那么多事,又是修路,又是挖水渠,又是建水泥厂。

若是按照古代的搞法,征集民夫,施行徭役,自然是省钱,不必给工钱,但这不是长久之道。

长久之道就是算好成本,给工钱。

崇祯都给北京制造厂订好规矩了,所有的工人,每个月一两银子,不准不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软诱免费阅读 渣男逼我离婚?转头高嫁京圈大佬免费阅读 只偷吻你一下免费阅读 我家师妹身娇体弱,怎会是大魔头免费阅读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免费阅读 我的闺蜜我做主,让她追谁就追谁免费阅读 被挖灵骨,她带三千神兽杀疯了!免费阅读 先婚后爱,三爷的报恩小娇妻免费阅读 你发癫,我种田,带着全村去修仙免费阅读 变态顾总又咬我,好想拐走亲一口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