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六十七章 新的格局

第六十七章 新的格局(1/2)

目录
好书推荐: 谍云重重免费阅读 我爸爸实在太低调免费阅读 妖魔复苏我有技能点免费阅读 打死那个AD免费阅读 穿越从武魂殿开始免费阅读 疯狂卧底大妖王免费阅读 开学第一天,我拒绝了校花表白免费阅读 重生90:辣妻要翻天免费阅读 大佬级炮灰免费阅读 绝世神医王铁柱秦柔免费阅读

孙太后和朱祁钰是直接从左顺门到集义殿,而群臣是绕到了东华门入宫,相对来说,应该是孙太后他们更快,但是有了这一番对峙,耽搁了些时候,待他们到了集义殿的时候,金英已经带着一干大臣在殿内候着了。

因是重臣议事,所以这次来的人并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朝廷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议事,文臣这边照旧是六部七卿加上内阁大臣,但是勋戚这边却不似上次一般大猫小猫三两只。

除了领头的丰城侯李贤,还有新任命的三位都督,另外来的,还有暂时署理五军都督府事务的,都督同知武兴和指挥佥事陶瑾,除此之外,还有便是掌管京卫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佥事张輗。

如此看下来,单从人数而言,勋戚和文臣的基本上已经是持平了。

几位老大人来的早些,金英是个识情知趣的,知道他们劳累了一大早上,所以早早命人备下了茶点。

一干文武大臣,在殿中用了一些,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着。

不过和之前的剑拔弩张不同的是,在朝会上的时候,勋戚和文臣几乎是针尖对麦芒的谁也不让着谁。

但是到了这殿中,老大人们却都变得和和气气的,

说到底,到了他们这个地步的人,公事和私交大都能分的清清楚楚,便是心中有什么,也不会在脸上显露出来。

朝局之上,脸上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是不管怎样,面子上的工夫,老大人们还是做得很足的。

但是看他们自觉聚在一起的小团体,其实也能看出很多的东西来。

殿内的十几个大臣,此刻大约分成四个团体,但是并不是严格按照文武来聚集的。

从前到后,位于第一序列的,是丰城侯李贤,成安侯郭晟,礼部尚书胡濙,吏部尚书王直等几个的。

他们都是资历深厚,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年纪也都比较大了,其实并不怎么管事,但是只要他们坐着,就有震慑的作用,许是因为朝会上耗费了太大的精力,几位老人家都不怎么说话,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紧接着第二序列,另一边则是左都御史陈镒和陈循,高谷,加上一些六科的官员。

这批人,要么是科道言官,要么是翰林清流,总之,在文臣当中地位清高,自己聚在一块,自成一体。

然后是第三序列,分别是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沈翼,及新上任的都督驸马都尉石璟和忻城伯赵荣几个人。

这些人都比较年轻,而且包括于谦在内,都是新上任的官员,又都是和兵事相关的,自然而然地也就聚到了一块,和前两拨人不一样的是,这几个人明显的有主次之分,身为兵部尚书提督京营的于谦,明显是他们几个的中心。

当然,第二和第三序列,只是叫法而已,除了于谦之外,实际上这两拨人的实力威望都差不多,不过朝廷推崇清流,所以习惯将清流文臣放在掌事官之前而已。

至于最后,则是官阶稍低些的都督同知武兴和指挥佥事陶瑾这几个人,前面的三个小团体都是大佬,只有他们连掌印官都不是,两边都不敢凑上去,只能自己躲在一旁。

刚刚被任命为都督的驸马都尉石璟捏了块糕点,看着殿内忙活的内侍宫女,不由得问道:“于尚书,此番议事到底所为何事,您可晓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医眷惊鸿:冷王暖妃免费阅读 灯年免费阅读 穿越之我在异世界捉鬼免费阅读 全民游戏化,只有我唯一职业免费阅读 百变小师姐她又苟又强免费阅读 糙汉读心:七零辣妻喜吃瓜集物资免费阅读 勾你时不动心,改嫁后你抢亲?免费阅读 救命!土匪都开始内卷啦免费阅读 35岁,不知去路免费阅读 抽龙筋?抽条裤带意思一下得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