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西场风景(1/2)
任何年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并且不是只有一道风景,例如那时的一切都是队里的,小麦是队里的,收麦后再在西场里一家一户地分下去;红薯是队里的,收获后也在那西场里一户一户分下去;窝瓜是队里的,玉米是队里的,棉花是的队里,谷子是队里的……,因为这一切东西都是队里的,所以在生产这些东西的活动中,人们的积极性很低,所以产量也就很低,人们吃不好,吃不饱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道风景。
因为粮食都需要集中在西场分下去,这样做就产生了薛老喜这种人。在分这些生活必须品时,他这种人往往是司磅,或者是往磅上的筐子里放物品的最佳人选,自然权力是相当大的。
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康素贞去西场里领过这些东西,究竟薛老喜是怎样送到她家的?送了多少?谁也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红薯都是最光津最个大的,那小麦都是最干净最干崩的。
我和苏老二常常一块儿去西场领东西,印象中薛老喜总是用眼睛的余光把对象看准了才下手选物品成色的,这点我和苏老二议论过很多回,但我们在村里是第三世界,总还得听之忍之,这点恐怕薛老喜到死也不会知道当时竟有两个小孩子对他的那种做法早已恨之入骨了。
当然第三世界绝不是只有我们两家,有一次记得特清楚,生产队分窝瓜,我俩自然不敢评论自己分窝瓜的好赖,那孙家老婆儿拿着薛老喜分给她的那个窝瓜边走边说:“给我拣这个窝瓜,枯搐的就给老喜他娘那脸一样……”。
一圈儿人都听见了,都笑,薛老喜当时也听见了,但薛老喜毕竟就是薛老喜,当时他没任何的反应,照例在那大堆上捡窝瓜。
我一直在想,薛老喜不反应有两个原因,一是那窝瓜是落蛋儿的,就没发育成,是喂猪猪都不吃的,他看人下菜碟儿太明显了;二是那窝瓜枯搐的真象他娘那脸·····。
这些也是那时候的一道风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