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我在诏狱看大门 > 43、第43章 一鸣惊人

43、第43章 一鸣惊人(1/2)

目录
好书推荐: 陪嫁大丫鬟求生日常[红楼]免费阅读 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竞技]免费阅读 冷艳教授信息素撩人免费阅读 破产后我又要去上学了免费阅读 丹修回到现代后[美食]免费阅读 捡回来的幼崽全是反派免费阅读 云养小皇子免费阅读 毒医转职当影帝[古穿今]免费阅读 一觉醒来我成了神明免费阅读 高门贵女都想喊我婆婆免费阅读

第43章 一鸣惊人

一行人回到酒店, 已经是夜间时分。

夜幕中繁星点点,虽无月色倒也明亮。

离开汪府的时候,里面的瑶人们还在喝酒跳舞, 欢乐的歌声一直等万达他们走了好远,还能隐隐听到。

若不是万达再三推辞,按照汪大当家的意思, 这流水席还要再摆上两日。

那活脱脱的真成了结婚喜宴了。

万达只能拿之后还要去新铺子看顾为由,拒绝了他的好意。

就在前日, 在盘光的协助下,他们“似锦酒家”的新址终于选定了。

就在挨着关圣庙的那条街上, 人流量大。不但早上有早市,遇上逢三逢五的日子还有市集。每个月十五和三十, 更是浔州府的大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汇集到这里, 方便收集情报。

按照汪大当家的想法,这铺子最好是买下来,做一个长久的产业。

但是万达他们心里清楚, 自己等人不过暂时盘桓在此, 只要京师那边一声令下,多大的产业都要抛下,何必添这个麻烦。

而且那边的铺子原也是个客栈,装饰也挺不错, 只要添置一些家具,铺盖还有厨房里的用具, 就能新起炉灶干起来。

虽然流水席的想法被拒绝了,汪大当家也不蒿恼。又提出等酒店开业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

万达想着再不接受就是不给这个新“大哥”的面子了,只好答应下来。

老店新开的“似锦酒楼”就定在三天后开张。

为了准备开店, 他们一行人已经把行礼和万达视若性命的那些辣椒香料都搬了过去,自己也就住了下来。

要不说“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呢,若不是有汪大当家和盘家兄弟帮忙,等他们自己乱打乱撞找到门路,再开出新店,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既然已经暂时安稳下来,两广巡检邱子晋大人就准备开笔写折子了,将这段时间的工作和见闻呈交上去。

另一边,杨千户也要替万镇抚写一下北镇抚司的工作小结。毕竟由万大人写的折子递上去,很可能两广没有摆平,先把小皇帝给气得躺平了。

虽然广西这里战乱不断,不过好在官邮未断,驿传畅通。

但是他们此次的折子是不能通过驿传递送回京的,只有依靠锦衣卫内部的传递系统。

这方面的事儿也只有杨休羡和万达熟悉。邱子晋不好多问,也不敢多问。

“这汪大当家,不会真的和叛贼有交往吧……”

邱才子下笔如神,之前的大段叙述不过片刻就一蹴而就。只是到了浔州府伊始,就有些难以下笔了。

万达打开房间的窗户,往楼下大厅看了看。

难得梅千张今天可能因为喝的确实有点多,回来之后就捧着茶杯坐了好久,眼睛微微泛红,也不说话。

高会让他上楼休息,他也不肯,只是在下面坐着,不吵不闹,乖巧得让人有些不安。

虽说梅千张已经多次强调他已然“改邪归正”了。不过这一身懒散的毛病和吊儿郎当的模样,可不是三两天就能改掉的。一时没人看着,他就能想着法儿躲懒,人都不知道跑去哪里。

也就高会这样的死心眼子,能无时不刻地“盯着”他。

他平时在店里,无风也要起点浪。在万达看来,活脱脱一个“男版小燕子”,大家都习惯了他的闹腾。像是这样的安静,倒让人惴惴不安起来。

今天中午,他们在汪家前头吃席应酬,梅千张发挥他□□上梁的本事往后面偷听去了。

回来之后,眉头紧锁,连嘴唇都有些微微发白。坐下就不停地给自己灌酒,跟着众人离开汪府的时候,脚底都有些打飘了。

到了酒楼,确定过四下无人监视。他们把梅千张围在中间,问他在后堂到底听到了些什么,他先是沉默了一会儿,舔了舔干燥的嘴唇,说出了让大家都惊惧的话语。

今天那两个穿着落拓的土人,正是从大藤峡下来的,“侯大当家”的下属。

他们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是找汪正来要钱要粮的。

这汪大当家交游广阔,颇有些瑶人中“活孟尝”、“及时雨”的意思。不论汉僚,不论贵贱,不论是官是民,他都热情相待,肝胆相照。

汪家下头据说养了无数门客,其中不乏身手不凡的江湖义士,但也有只为了讨口饭吃而投奔过来的人。

很多外乡人来到浔州城,只要说一声仰慕汪大当家,就能去汪家门房讨口饭吃,得到些盘缠。

对于他这样的人物,这样的行为,万达等人除了叹为观止,也说不出什么评论了。

大藤峡的那位侯大当家,可能原来也和汪正有过联系,甚至关系匪浅。

两广这边战事吃紧,棘手的不止是朝廷,叛军们也没有余粮。

一来最近朝廷对两广的管束逐步加紧,尤其是对粮草,盐铁贩卖的监控方面,严防死守;二来经过连年征战,两广民间连续十数个县城乃至大型的州府,都民不聊生,田野荒芜,居民无几。

难民们纷纷向外地逃难,造成了当地十室九空的景象——这也是韩雍前段时间坚决反对在当地抽调壮丁的根本原因——因为早就无兵可遣,无粮可征。

朝廷这里还能向江南,江西和汉中这些相对富裕的地区摊派税收和粮草,但是叛军这边则陷入了缺兵少粮的境地。

按说春天应该是两广春耕的季节,当地的卫所也沿袭屯兵的传统,早就开始耕地播种,好歹能够自给自足。

叛军们却是无田可耕的。

过去还能从百姓那边购买粮食,现在百姓都逃得七七八八了,粮草的来源就成了大问题。

十万大山连绵不绝,适合藏身,却不适合种地。山里的野果禽类,并不足以撑起一只拥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这些叛军,在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山贼的角色。以打劫过往商贩,官船,甚至收取保护费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保存和发展。

按照杨休羡的分析,在汪正这一代之前,广西从未出过除此巨贾。他是自己白手起家,而不是继承了谁的遗产。

而汪正如今还不到五十岁,短短时间内积攒下这般家业,恐怕这来钱的路子也不全然是光明正大。

多少也跟山上的强梁,绿林的好汉,或者说反贼们,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

之前他应该多多少少资助过山里的反贼。作为利益交换,至少能够保证自己的商队人马在翻越大山的时候得到安全的保障。

就他们这段时间的观察,汪家至少垄断了当地蔗糖和茶叶这一块的经营,甚至不排除他有贩卖私盐的可能。

这几样关系民生的商品,利润巨大,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联想到盘家兄弟在小港和太监黄仁的交易。既然汪家可以弄到交趾国的贡品蒟酱,就说明他们已经把生意做到外国去了。

大明朝实施海禁,只有沿海的几个朝廷设立了市舶司的港口,例如广州,泉州和宁波,才能进行对外贸易。但是交趾国却是和广西接壤的,两地居民都互有往来,甚至互相嫁娶,很难说谁越界了。

汪家应该通过这条路子,做了不少走私生意。

将大明的茶叶,盐,和瓷器贩卖到交趾。然后带回当地的特产,作为贡品,和明朝的官员交易。两头通吃,一本万利。

只有如此这番,才能在十几二十年内,积攒出旁人几世才能拥有的财产。

这财产的来路根本经不起细查,不然拔出萝卜带出泥,也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人物和官司来。

两广巡检邱子晋表示查还是要查的,不然他这趟也就白来了。

何况汪正涉嫌资助叛军,这钱不但“来路”不明,“去向”更是不得了,必须彻查到底。

最近这段时间,要么就是汪正对山上的资助减少,或者断绝了。要么就是山上出了大事,导致原来约定的份额不够用了。

逼得侯大当家不得不撕破面子,作势要绑架小汪公子,来威胁汪大当家,尽快

第43章 一鸣惊人

给山里补充粮草和银两。

反正不管怎么分析,汪正他就算没有亲自参加叛军,也曾出资扶持过山上的逆贼们,择是绝对择不干净的。

万达一想到今天早上跟汪正信誓旦旦说要“同年同月同日死”,感觉可能要一语成谶了。

《大明律》里有所谓“十恶之罪”,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其中谋反就是排名第一的。

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诛九族。

他也不知道“结拜兄弟”在不在“九族”的乏味内。

但是在永乐靖难时期,方孝孺可是被诛过“十族”的——除了亲属,连门生,以及门生的门生都被诛灭了。

永乐朝那一屠,把大明读书人的种子差点屠了个干净。

如果万达知道汪正可能谋反,还不告发,那就是坐同谋逆。再加上他们曾经结拜过,那就更加亲密,估计十有八、九也要诛九族了。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反正不是凌迟就是斩首。”

邱子晋一脸学究气地同万达解释了一下,如果汪正真的被牵扯进叛军谋反之后会有什么结果。

听得万达冷汗直流,好像下一刻就要被推到西四牌楼,成为迎风招展的脑袋之一了。

“你与他结拜,本来就是为了刺探情报的无奈之举。”

杨休羡看他吓得脚都软了,急忙安慰道,“何况你的族人都是谁?伯爵先不提,娘娘,陛下难道也要诛了不成?”

万达听他说了这话,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原本僵硬的脑子也恢复了正常工作——也对,也不看看我姐是谁?朋友你搞搞清楚,我姐是万贞儿好伐!

“汪大哥的事情可以写……名字要隐去。只说本地有富商参与其中。具体如何,还需细查。但是湖广两地的守备太监,私自出营,与当地土人有所牵扯,参与贡品采买,打搅当地民生,这点必须写上去。”

万达说的就是黄仁那个不仁不义的家伙。

至于汪大当家,包庇是绝对不能包庇的,至少能拖上些时日,把这案子查的清楚些,再做上报。

这也不算隐瞒,更不算私相授受。

想到这里,万达再一次走出房门,趴在拉杆上,看着下头两个正相对而坐,大眼瞪小眼的梅千张和高会。

高会依然是一脸面无表情的样子,而梅千张则至今面色惨白,眉头紧锁,似有千斤重担压在心头。

杨休羡快速写好了折子,放下笔也跟了出来。

如果只是打听到了汪正和山上那群人的消息,他那么沮丧干什么?难道他和汪大当家还有什么关联不成?之前也没有听说过啊。

两人互相都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疑问。

————————————————

三日之后,旧店新开。

汪大当家给足了面子,非但亲自前来,还带上了浔州城里诸多有头有点的富商前来捧场。

不止如此,就连浔州城的知府大人都派人送了帖子前来道贺。

这桌酒席自然是由万达亲自操刀烹饪的。他好歹也在广西吃了好几顿,从港口一路吃到浔州,把本地人的口味也摸了个透底。

为了一鸣惊人,好打出“似锦酒楼”的招牌,万达一出手就拿出了杀手锏——辣椒。

这一顿开业菜,基本就是以甜味和辣味为主,烹饪的食材囊括了鱼鲜,山珍和普通的家禽。

万达雄心一片,誓要作出一桌当地人绝对没有见过,但是却无比贴合胃口的菜肴。

主打菜就是在整个大明朝至今没有人见过,就连皇帝姐夫都没有听说过的——水!煮!鱼!

鱼采用的是本地的斑鳢,是黑鱼的一种。

这种鱼平时栖息在水底,生性凶猛,以小鱼小虾为食。肉汁紧实,鲜嫩,富有弹性,是做水煮鱼和酸菜鱼的不二之选。

当地人也吃斑鳢,不过多是用来熬汤,尤其是给产妇补身体,据说可以加速伤口愈合。

万达把鱼洗干净,切片腌制,把莴笋和黄芽菜烫好备用。

转身,开始进行最关键的一步——爆香。

今天这一“爆”,是决定性的一“爆”,是关键性的一“爆”,是决定他的“似锦酒楼”老店新开,是否可以打开广西人味蕾的一“爆”。

热油完毕,万达抓起剁好的辣椒开始爆香。剁椒滑入热油之中,辣椒素被油脂激发出了热烈的香味,整个厨房的空气顿时变得辛辣起来。

万达抓紧时机,同时放入了大蒜、葱姜和从市场上购买来的花椒粒,然后又将磨好的辣酱粉和干辣椒也同时放进去煸炒。

这辣椒的香和大蒜的香味交杂在一起,仿佛是在空气里跳舞,从厨房的帘子后面一路往前,飘到了前厅去了。

前厅这里,杨休羡正在陪汪正说话,他的现任职位是似锦酒楼的总管事,掌柜排下来就是他了。

汪正也不把自己当做外人,正在和当地的士绅土豪们觥筹交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儿被换,家被毁?今生我要你们跪着还!免费阅读 全家重生,我带庄园在末世躺赢免费阅读 少帅娇宠,夫人她又美又飒免费阅读 嗷呜!瑞兽崽崽在线发财免费阅读 诸天:小玉你还小,别追了免费阅读 空间潇洒,这是她的人生免费阅读 九绝龙帝免费阅读 宝可梦:我给阿尔宙斯打工免费阅读 你一个盗墓贼,怎么全是道教神通免费阅读 殉情三年,侯门主母休夫日百棺开道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