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 93 章(1/2)
(小王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
大概是因为前世父母的离婚,李悦本质上对于爱情什么的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许,
他天生在这方面就有缺失,在这个时代,婚姻是必要的,如果他一直不成婚,没有子嗣,那么,就算是闽王,
一切也都是空中楼阁。后世说到什么传宗接代,难免有人要嘲笑是不是家里有皇位来继承,李悦没皇位,
但也有王位啊!孩子他可以耳濡目染地教导,他可不希望自个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基业,
结果后来来个人,说是李悦没有子嗣,直接给他过继一个皇子还是皇孙什么的。
要是李悦不知道以后的情况也就算了,
问题是,武后四个儿子,
玩死了两个,还有两个呢,
李悦也不了解,
也就是知道不知谁的儿子是李隆基,
就是那个抢了儿媳妇,还搞出了安史之乱的家伙。这位怎么着都已经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了,但是真要是细究他做了什么事,
却也不好说。很多时候,明君之所以为明君,其实并不在于他们有多英明神武,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就明君。李隆基之后,李唐就走了下坡路,所以,李悦就算自己能活得比较长,也不敢保证过继来的就是什么聪明人,万一搞过来一个蠢货,李悦总不能将人杀了。
所以,与其指望别人,还不如指望自己,有个明媒正娶的王妃是非常必要的,而既然将来要过一辈子,干嘛不选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呢?何况,感情是能培养的!这年头婚娶多半是盲婚哑嫁,就算是婚前认识,也不会真的相处很长时间,说白了,后世学校里面能够产生校园恋情,无非就是大家有着相当长的相处时间,所以互相之间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自然能够生出爱意来,而如今呢,就算是如弘文馆这样顶尖的学馆,真正能够在里面读书的也都是皇亲国戚,而民间那些允许女子也跟着读书的,多半也都是各家的家学,说白了,大家都是亲戚,即便如此,年纪大一些,到了情窦初开的时候,女孩子稍微知道避嫌的,都不会继续去上课了,自然不可能再生出类似的感情来。
正常情况下,即便是亲戚之间的所谓亲上加亲,实际上两个算起来是亲戚的未婚夫妻,在婚前能够接触到的次数也是很少的,像是五姓七望,他们互相之间的确多有联姻,但是你看看他们各自的地盘,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各个家族之间最近的,快马加鞭过去也得有个两三天的样子,有着这样的距离,让一对小儿女朝夕相处,那可能吗?无非就是偶尔走亲访友的时候见上一面罢了。
后世其实也差不多,李悦上辈子身边也有人,经不住家里的催促,还有旁人的劝说,匆匆忙忙相过几次亲,顶不住压力了,就选一个人成婚。他那个时候,有个结婚没多久又离婚的办公室大姐曾经就对李悦表示过羡慕,觉得他这样没有父母管着不是什么坏事,对于有的父母来说,儿女没结婚就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他们宁可儿女结了再离,也不愿意儿女变成婚姻上的老大难。那位大姐离婚之后反而看开了,虽说好端端地变成了二婚,但是她也没有孩子拖累,家里只要再一提结婚的事情,她就说起上次婚姻,表示自己在上一段婚姻里面伤透了心,所以之后宁可单身一辈子。好在她父母竟然真的觉得虽说女儿离婚了也不好听,总比一直在家做个老姑娘强。因此,渐渐也不再催促了。
这年头的婚姻就跟后世相亲一样,长辈给你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你们婚前可能找个机会见那么一两次,甚至最多只是通过旁人传递一些礼物,然后,三媒六证之后,选个良辰吉日举办了婚礼,两人就是夫妻了。绝大多数夫妻都是这样过来的,固然有那等即便是成了婚,也过不到一块去,成了冤家对头的,但是更多的,因为大家本身都是出自差不多的阶层,接受到的也是差不多的教育,之后便也能一路琴瑟和鸣下去。
对于李悦来说,杨瑶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存在,杨家原本也是前朝宗室,出身富贵,杨瑶对于自然科学也真心很感兴趣,不会遇到鸡同鸭讲的情况,至于其他的,反而都是小节。
因此,李悦最后在征得了杨瑶同意之后,解下了自己身上系着的一枚玉佩,送给了杨瑶,杨瑶也强忍着羞涩,给了李悦一枚香包,这也是这年头比较常见的事情,在这种有着相亲含义的场合,少年男女互相看对了眼,就可以互赠信物,回去之后,大家就可以走程序了。
“想不到十五郎居然看上了杨家的小娘子!”武后听说这件事之后,不免有些诧异起来,她其实与杨家并非非常亲近,早年在弘农,她们母女寄人篱下,杨家固然没有对她们有什么恶言,但是对他们来说,杨氏下嫁武士彟,居然最后还将自己搞成这样,是有些瞧不上的。不管是在父族,还是在母族,武后当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这才是她会孤注一掷,进宫奋力一搏的缘故,毕竟,那时候她根本没想过,自己居然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皇后,她当时瞄准的还是李世民。李世民那会儿,年纪最大的孙子都跟武后一般年纪了。
李治却很是欢喜,他之前也曾经跟一些人旁敲侧击过,许多人对于闽王妃的位置很感兴趣,但是,却又不想去岭南,只想要顶着闽王妃的名头,还有闽王带来的好处,继续留在长安享受荣华富贵。李治只觉得这些人失心疯了,真有这种好事,轮得到你们?朕给儿子娶媳妇是要去照顾儿子的,可不是就纯粹弄个摆设出来,这不是恶心人嘛!因此,发现这次居然有好几个人家居然愿意让家里的女儿跟着李悦去岭南,李治自然心中有些得意,自家儿子果然还是有几分魅力的:“十五郎一表人才,又能干非常,本来就是乘龙快婿的好人选,原本不过是那些人得陇望蜀,啥好处都想要而已!也不想想,自家都成什么样子了!朕觉得,杨家就很有眼光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