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我来做明帝 > 第三十章 三十二万石

第三十章 三十二万石(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追妻火葬场被小叔叔截胡了免费阅读 和越前谈恋爱免费阅读 在副本里打工后我成了万人迷免费阅读 我在警视厅当卧底免费阅读 钓系美人穿成恶毒继母[快穿]免费阅读 我死后全师门为我追悔莫及免费阅读 我在镇魂司当称魂师免费阅读 在火星修炼的我被祝融号曝光了免费阅读 生活系负豪免费阅读 虞美人不会盛开在忒修斯之船免费阅读

隶属于皇帝直属的少府,自成立后便设在崇门外的崇北坊中。向南靠近法华寺一带。

锦衣卫同知李若琏在被天子召见后,经过数天的筹备。于八月二十日在少府召集京中豪商协商采购事宜。

锦衣卫、东厂这几个月当然不是只吃干饭,就帮皇帝查查阁臣、重臣们的家底而已。这段时间之中,按照崇祯的指示,逐步的从京城往外摸排,将京中的大商家、背景查个底掉。

所以,李若琏此时能精准的把京中最富的人都给请来!

当然区区一个锦衣卫同知,即便少府是天子的私库,但想要请动京城里的勋戚、奄寺、豪强,那是不可能的。来得都是管家、老仆一类的人物。

少府正堂前的大院里,树影落地,秋风徐徐。五六十人坐在各自的八仙桌旁,稀稀疏疏。

李若琏穿着军中常服,窄袖长袄,猿臂舒展,英姿勃勃。他乃是崇祯元年的武进士,家传的武艺。去年武举考试是由李邦华组织的。当时李邦华任兵部侍郎。

明史:崇祯元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寻改兵部,协理戎政。还朝,召见,旋知武会试,事竣入营。

李若琏以武进士的身份进入锦衣卫任职。很快在不久前的锦衣卫整顿中脱颖而出。被崇祯简拔为锦衣卫同知从三品,率一个锦衣卫千户所管理少府。

李若琏站在堂前朗声道:“少府欲出银二十万两购置粮食。九成杂粮,一成小麦。限期在十月初二运抵少府交割。请诸位在书笺上写下能卖的石数。”

话音刚落,一名中年管家懒洋洋的道:“敢问李同知,我们的报价是一家吃掉这笔生意,还是由少府挑选各家的出价组合起来?”

李若琏斩钉截铁的道:“诸位一家或者几家共同报价,少府不管。我这里收到的报价,都视为二十万两白银能买到的粮食石数。”

当即,庭院内就沸腾起来。

这话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不是以每家能卖出多少粮食来决定这笔大生意,而是以谁能给出最低的粮食价格才能获得这大订单!

李若琏再道:“在下还有一事要说明。拿到此次订单的商户,不管是一家还是数家,都将获得皇商的称号。皇商在今年内所持货物进京城不缴税。”

庭院里的喧哗声瞬间变得更大。

还有个约三十岁的男子在高喊道:“此言当真?”精神很有点亢奋。

这里需要说明:在大明朝,做生意和种地是一样的,都要缴税。不同的生意税率不同。总体原则还是太祖高皇帝定的“三十税一”。换言之,商税税率为33。

这税率简直是商业的乐土啊!但是,别急。封建主义时代总会有惊喜等着你。

明代的商税分为:住税、过税。住税就是商品交易过程中对出售商品方所征的税,包括各种交易税、营业税等。因为,通常是按照市面上的店铺去收,又叫“市税”。

过税,顾名思义,就是在商品运输环节征收的税。譬如,就在崇门外的“崇门税关”就号称“天下第一税关”!

天下由南往北的货物,走大运河先在通州下船,直走官道到京城,再由东便门进入南城,在崇门税关交税,由崇门入内城。

所以,在大明朝,商品从生产出来,要收几次“三十税一”呢?

生产环节,朝廷有权收一次。比如酒醋税。

运输环节,那看你走多远呢!没准你真是从杭州运输到京城呢?那沿途的税关都得交钱。

销售环节,店铺那里,朝廷还有权收一次。

所以真实的税率,应该是10往上走。

当然,这个总体税率并不算太高,或者难以承受。所以,大明朝在中后期时,商贸发达。江南非常的繁荣。历史上谓之: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还是那句话,封建主义时代总有惊喜等着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县令长女种地忙免费阅读 我在年代文里胡吃海塞免费阅读 快穿小甜饼,白月光拯救计划免费阅读 四合院:穿越成少年傻柱免费阅读 离寒思记免费阅读 异世之珏免费阅读 闺蜜齐穿书嫁死对头,我疯她颠免费阅读 四合院之傻柱财色双收免费阅读 名义从挤走赵东来开始免费阅读 四合院:娶妻秦京茹,傻柱不傻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