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仙乡蓬莱(2/2)
那是在一个星期天,朱世寿因为要从县农资公司运一车化肥到伍城县一个比较偏远的公社——蓬莱公社去。由于这个公社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公社,县城里的人很少到过蓬莱公社。但蓬莱公社尽管离县城最远,但它却有不少特色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其中的特色之一就是出产一种枇杷,非常独特。据说这种枇杷在过去的封建社会时还是宫中的贡品,据说就是解放后,只要枇杷成熟,每年都还要送不少到首都去。对于蓬莱的枇杷,许多伍城人都只是听说过,很少有人见过,更很少有人吃过。
因为这一段时间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马丽娟就想到蓬莱公社去看一下,如果有可能的话,买一点让家人和自己都尝一尝。
蓬莱公社还有一个特色的东西,就是有关道界八仙之一蓝采和的有关传说。虽然由于“破四旧”,人们对于道教这种带有很强迷信色彩的东西已经不向过去那样崇拜和迷信了,但有关蓝采和的各种传说和与现实相融和的东西却确确实实地在那里存在。人们不敢公开相信,但私下里仍然是迷信不已。
马丽娟虽然是年轻人,但对于这些新奇的东西却非常感兴趣。她听说在蓬莱有这两种东西后,就一心想去看一看。于是,在头天朱世寿来装货时,马丽娟就邀约田春莉,商量两人坐朱世寿的车,一起到了蓬莱公社去看一看。毕竟 己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年轻男子一起东跑西跑不合适。田春莉也理解马丽娟的心情,并且她本人也想到蓬莱去看一看,马丽娟一说,她当然也就同意。
蓬莱公社距县城大约有六七十公里远,据说之所以叫蓬莱,就是因为这里是道教传说中八仙之一的蓝采和的故乡。
有关蓝采和的传说在伍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载:“蓝采和系唐高宗开德元年癸酉科进士,受谏议大夫。因杵于权臣杨国忠,后解印别妻离子,修炼百日飞升,称为大罗仙者”。有歌曰:“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何颜一椿树,流年一抛梭……”据传,蓝采和十八岁就接了爷爷的班开始行医。他经常进山采药,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常吃灵芝、茯苓和蓬莱枇杷。一天,他手拿药篮进入山中,走到一个荷花池畔,见一个曲眉大眼、坦脸大肚皮的老者,躺在塘边睡觉,黑刺刺的肚脐边一块疮已烂得流脓,还滴着许多黑血。蓝采和见了后,心中不忍,就走到他身边,用手挤口吸,把脓血吸尽后,蓝采和就帖了一张膏药在那里。哪晓得膏药帖上去后,那老者的肚子上竟流出血来,蓝采和顿时傻了眼,心想,“怪哉,我的药是百分之百有效的呀!为什么今天却不见效呢?”正在蓝采和百思不解的时候,那老者醒过来了,他睁开眼睛看了看,盯着蓝采和突然大声说道:“傻瓜,还不赶快用篮子去提一篮子水来,这里还流血呢!”都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蓝采和心里明白,但又无奈,就飞快地去提了一篮水,但到老者身边时,篮子里已经是滴水不见。蓝采和望着老者苦笑了两声,老者马上又数落起他来:“真笨,用那塘里的粘泥糊在篮子的空格上,不就行了!”说完叹了一口气。蓝采和脸一红,照老者的话做了。提了一篮水来,可是提拢老者身边时,已经成了浑沌汤!那老者一看发了怒:“痴货!还不快把它倒掉,换一篮子清水来!”蓝采和心中上了火,却又不发作,毕竟那是个可怜的老人呀。他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俏丽的女人在一旁捂着嘴笑,他更加尴尬了。那女人说:“大哥,咋不想想法子呀?”蓝采和望望荷塘,又看看竹篮,搜肠刮肚还是一点办法没有。女人看了老者一眼,老者也看了她一眼,女人就说:“你看那荷叶比泥巴那个好?”蓝采和听了她的话后,看看清绿滴翠、宽大的荷叶,心有所悟,马上就明白了。蓝采和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就去摘了几张荷叶,叠在篮子里提了一篮子清澈澈的水来。老者仰倒在地,蓝采和自然会意,将一篮清水撮起洒在老者的那一滩黑肉上。没曾想,清水刚刚洒上去,老者的肚子立时就光光的如同平常一般。蓝采和奇异至极,瞪着眼,张着嘴,百思不得其解。“真傻!刚才下塘时身上冷不冷?这水奇得很,喝一口看看是什么?”那老者翻身站起来,指着荷塘。蓝采和于是就依老者用双手掬了一捧水喝了下去,一股清香沁入肺腑,身子变得轻飘飘的。那女人捡起篮子,娇声娇气地说:“大哥,你成仙了。”听到女子的话,正在蓝采和感到自己有些飘飘欲仙时,只见那老者拉了蓝采和一把,顿时他和他手提的竹篮子就离开了地面。老者说:“我们去蓬莱岛玩玩吧!”说完,蓝采和就腾空而起,看见膝下萦绕着蘑菇状彩云,他自己追随着老者和那手持荷花的女人而去。那老者和女人正是全真二祖钟离权和荷花仙子何仙姑。
正因为蓝采和进山采药时,饿了经常吃枇杷,所以蓬莱枇杷也就因此出了名。
也因为蓬莱是八仙之一蓝采和的故乡,蓬莱这里算命看相的也就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