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纵横天唐 > 第八十七章 卑鄙无耻的行径

第八十七章 卑鄙无耻的行径(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鸿蒙圣体,蜀山签到三百年无敌了免费阅读 沐沐你别闹免费阅读 宇宙之灵免费阅读 求求你们别还钱免费阅读 仙界刁民免费阅读 我去古代考科举免费阅读 穿越我成了已婚农妇免费阅读 穿越年代恶毒亲妈养崽日常免费阅读 身为赛尔精灵使的我太强了免费阅读 宣德大帝免费阅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凡是个人,就一定会有一些小毛病,历代先贤也不例外,更不要说锦衣玉食、富贵无边的天家子弟了,几乎个个都因为自身的瑕疵被御史弹劾过。

李承乾为太子时,就因为豢养称心这样时常自比汉时的“王孙”-韩焉的男宠,又喜好胡风,因此没少被人诟病。作为中原大国的储君如此,这让以诗礼为准绳的朝臣们所不容,也给了那些想争储的皇子正当的借口。

先帝,作为皇帝最小的嫡子,自然也不甘于人后,但由于年齿和声望等问题,比不过当时的魏、吴二王,所以只能以孝为名,处处讨太宗皇帝欢心为主。

彼时,晋王府有个叫赵恭存的谋士,早年曾经是边境上掌管库房的七品小吏,为了保护府库的钥匙,不惜被突厥砍下了胳膊,而实际上库房仅仅只有十个铜钱而已。他也因此而受到礼重,被太宗皇帝所赏识,指为晋王府属官。

他给先帝献上了一策,那就以愚孝侍君父,以软弱可欺待元舅,与诸皇子只顾朝中争权夺利反其道而行之,将忠孝、孝悌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项细节中。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所谓:不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就是这个道理。

赵恭存的计策,让李治茅塞顿开,这番高论正中为儿子们争储烦恼的李世民下怀;再加上结好长孙无忌,开好条件,满足其对权力的渴望,将关陇世族的势力全都拉过来为己用,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当然,要是赵恭存的计策如此简单,那也未必能让李治动心,在争储之路上甘冒奇险。要知道这种争气运的大事,即便是皇子,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李治当然是权衡再三,在大利的诱惑才下定的决心。

那就是赵恭存和长孙无忌设下的奇计,利用齐王起兵谋反为由,将东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利用长孙无尽早安插在朝中的钉子,设局激化矛盾,刺激侯君集和李元昌等一众东宫文武臣工。

用时势逼迫李承乾谋反,敲到了嫡亲兄长的储位,最终又在第二轮竞争中,以仁厚、孝悌击败呼声最高的魏、吴二王,入主东宫,得偿所愿,最后终成帝业。

可老话说的话,平时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李治坐到东宫的储位上,经常怕纸包不住火;如果事情有败露的一天,那他的下场就不是被废为庶人了,死将他唯一的选择。

再加上被立为储君后,李世民也动过两次易储之心,想要改立吴王为嗣,虽然都上长孙无忌想办法给挡回去了,可也着实让李治又惊又怕,害了一场心病。

连吴王这个带有隋室血统的人,都可能成为他的威胁,更不要同父同母的被算计李承乾了,即便是他“造了反”,父皇还不是想尽办法,保住了他,仅仅废为庶民,流放烟瘴之地就了事了。

这要是让父皇知道了他是被算计的,再加上朝中有不少受过他恩惠的臣工,那复位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基于重重的原因,李治就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杀嫡亲兄长这话,以李治当时的身份地位,无论如何都是说不出口的;懂得领会上意的长孙无忌和赵恭存自然要为主排忧解难,顺势就弄了一份把李承乾一系人灭口的计划。

可赵恭存、长孙冲和王方翼三位带人走没几天,不知道是天良未泯,还是什么原因,李治反悔了,此事又事关重大,非绝对可靠之人不能托付,考虑再三之后才选择忠实可靠的秦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软诱免费阅读 渣男逼我离婚?转头高嫁京圈大佬免费阅读 只偷吻你一下免费阅读 我家师妹身娇体弱,怎会是大魔头免费阅读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免费阅读 我的闺蜜我做主,让她追谁就追谁免费阅读 被挖灵骨,她带三千神兽杀疯了!免费阅读 先婚后爱,三爷的报恩小娇妻免费阅读 你发癫,我种田,带着全村去修仙免费阅读 变态顾总又咬我,好想拐走亲一口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