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晋砺 > 第二一二章 白虎幡下人头滚滚

第二一二章 白虎幡下人头滚滚(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睡了女帝,我是真的想作死免费阅读 关于我转生OMG替补中单那些事免费阅读 重生之不当首富免费阅读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免费阅读 全能创作者免费阅读 凤归锦免费阅读 这个世界的梦有大问题免费阅读 武侠开局救了小龙女免费阅读 都督请留步免费阅读 重生的我不是暖男免费阅读

赵王、淮南王之间的摊牌,比何天预计的来的更快。

外人眼中,“一山不容二虎”,当事双方,又岂会无动于衷?暗地里,都在紧锣密鼓的布置!

不过,淮南王的路数,不同于赵王,赵王是上上下下,广结善缘;淮南王呢?闷着头,“阴养死士”。

作为淮南王曾经的国相,刘颂曾委婉劝说故主,应该多多争取朝士的支持,淮南王口头上虽很谦虚的表示“受教”,但实际的操作,并未有什么变化。

石崇输诚,淮南王的反应很冷淡,一来,淮南王不缺钱,不觉得首富能帮上啥忙;二来,广城君出殡,石崇和潘岳两个,在灵车旁哭天喊地、如丧考妣的模样,也实在叫淮南王齿冷。

事实上,淮南王很自信。

他的自信,来源于两方面:

其一,是实力。

淮南是大国,这不必说了。

淮南之外,司马允的母弟司马晏封吴王,封户超过十万,也是一等一的大国。

而且,地理上,淮南、吴二国连为一体。

两兄弟感情极笃,今年十二岁的司马晏,打小就崇拜和依恋九兄,九兄说一,他绝不会说二,兄友弟恭,就如同淮南、吴之山水紧密相连。

还不止。

秦王柬死后无嗣,司马允的儿子司马郁过继承嗣,乃为秦王。

秦国,封八万户,也是一等一的大国。

所以,您看看,东南、西北,形胜、财赋所在,尽为淮南王有呢!

这也是淮南王没把大晋首富放在眼里的原因之一。

三大封国,二、三十万的封户,财源滚滚,用得着你姓石的来献殷勤?

其二,高平陵之变之故事,给了司马允莫大的“启迪”。

孤,要走宣皇帝、景皇帝之道路!

高平陵之变,司马氏主要的军事力量,是司马师“阴养”在“人间”的“三千死士”,大变既生,“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太酷了!

这段“故事”,叫司马允热血沸腾。

另外,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的头衔,是“中护军”——您看,景皇帝是中护军,我也是中护军,这说明了什么呢?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于是,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如前所述,淮南王闷着头,“阴养死士”,淮南王的“国兵”,尽为“淮南奇才剑客”。

只是,淮南王可能没咋认真想过:高平陵之变的成功,除了景皇帝的“三千死士”外,元老重臣对于宣皇帝一边倒的支持,可能更重要些?

赵、淮南二王之决裂,先举起刀子的,是淮南王,但认真说起来,先动手的,是赵王。

天子下诏,转淮南王允为太尉。

这个路数,谁都看的明白:外示优崇,实夺其兵权也。

淮南王的反应,可以想见:称疾不拜。

侍御史刘机,上疏弹劾淮南王“拒诏,大逆不敬”。

孙秀一看:好!既如此,我就派你去给淮南王点颜色看看——持手诏,收其官属以下,叫他知所进退!

刘机带着一班令史,牛逼哄哄的杀到中护军营,开诏宣敕。

司马允视诏:所谓“手诏”,竟是孙秀手书!

我日你阿母!

血往上冲,大喝:“都给我绑了!”

刘机立即换了颜色,叩头哀求饶命,“大王,我也不晓得诏书是假的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恶犬免费阅读 年少欢喜暖浮生免费阅读 和暗恋的总裁一起重生了[娱乐圈]免费阅读 反骨免费阅读 反派总想拐我走感情线免费阅读 职业舔狗摇身一变竟是公司大老板免费阅读 九霄帝尊在都市免费阅读 24h古董店,只接待人怎么够免费阅读 小锦鲤穿到灾年,带全家吃香喝辣免费阅读 千金校花太高冷,每天和我要抱抱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