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新春·开学(2/2)
在那些似曾相识的演员当中,李卷土终于发现一位气运非凡之人。
只是这位,不可说啊,不可说。说了就必定全网404的。
新年的钟声敲响,一年就算过去了。
没有等到钟声敲响,杨豆豆就睡觉去了。吃完接神的饺子,她就开始犯困了。
三个大人坚持看完了春晚。
没有等到《难忘今宵》。
今年的结束曲不是这个。
……
一夜安眠。
初一早晨起来,就是新的一年。
初一要放炮,叫开门炮。
放过了开门炮,才能生火做饭。
李卷土准备了几个大红包。
第一个当然被胖小孩杨豆豆拿到了。
红包没多大,就是一张大团结。
吴巧云和杨春花也收到了李卷土的红包。
一视同仁,里面装的也都是一张大团结。
吃过早饭,就是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相互串门拜年了。
初一这一天拜年,小朋友是绝对主力。
跟走马灯似的,东家来了串西家。
每家的主人,准备一些花生瓜子糖果,凡是来拜年的小朋友,都不能让人家空手走。
主人抓一把花生瓜子糖果,揣进小朋友的口袋里。
杨春花准备的花生光子糖果尤其多。
她尤其希望来家里拜年越多越好,孤儿寡母怕什么,怕没朋友啊!
胡同里的小朋友结伴过来拜年的时候,杨春花不但热情接待了他们,还把杨豆豆也打发了出去。让她跟胡同的小朋友,一起去组团拜年。
杨春花给小朋友们的花生瓜子糖果也尤其多,恨不能把他们的口袋都装满了。
豆豆小孩有些大大咧咧的,一点都不怵,乐颠颠跟一帮小朋友组团拜年去了。
小朋友们的衣服口袋装满的时候,都会跑回自己家,把口袋清空,再继续出门。
豆豆一回来就抱怨:“妈妈,妈妈,我的衣服口袋太小了,去不了几家就装满了,我不要回来跑,我要跟他们玩……”
杨春花扯过来笨小孩,说道:“你个笨蛋,你不知道送给其他小朋友吗?拿回家来做啥?”
杨豆豆摸了摸脑袋,好像明白了,又转身跑了出去。
李卷土吴巧云杨春花三个大人,都没有出门。
中午的时候,陈大宝开着三蹦子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一起来的还有他妹妹二妮和她媳妇,她媳妇抱着孩子。
家里来客(qie)了,肯定要好好招待。
杨春花清楚,这家人主要是奔着李卷土来的。
如果没有李卷土在这里过年,最多是陈大宝一个人过来,也不会留下来吃饭,简单拜个年就走了。
有人来拜年,这才叫过年呢。
杨春花赶紧张罗做饭,大宝媳妇想要帮忙,杨春花没让,说有二妮和吴巧云就够了。
陈大宝一家上门,自然是带着礼物来的。
这年头送礼的标准是“四盒礼”。
四样东西,每样两盒,好事成双,四平八稳。
陈大宝送来的是两瓶酒,两盒点心,两包糖果,两兜苹果。
回礼就是给小孩子的压岁钱。
李卷土他们三个人,每人都给陈大宝的闺女包了一个大红包。
钱不算多,包了一张大团结。
但绝对不能说少,一张大团结,是一个学徒工大半个月的工资呢。
午饭很丰盛,比年夜饭还丰盛,整整做了十二道菜。
将近吃饭的时候,杨豆豆才疯玩回来。
豆豆小孩又收获了三个大红包,陈二妮,陈大宝和她媳妇都给了红包。
吃饭的时候,杨春花问大宝媳妇秦美玲:
“你们农贸市场的铺子,什么时候开门?”
秦美玲:“我打算过完初五再开张。放假了,人们都在家里吃了。该买的东西,年前早都备好了,开张也没啥生意。”
杨春花:“我本来想去赶庙会的,也能卖点煎饼馃子啥的,卷土说不去了,钱是赚不完的,过年休息几天。”
秦美玲:“是啊,初一到初五,京城好多个地方都有庙会,你们去不去玩?我不是抱着孩子不方便,我就去赶庙会了。”
杨春花:“我不去了,闹腾得慌,不如好好休息几天。”
陈二妮插话问:“李卷土,你去不去赶庙会?”
她对李卷土这位同班同学,向来是直呼其名。
李卷土:“闹得慌。”
陈二妮不搭理他了,看向吴巧云,说:“巧云姐,咱们一起去?”
吴巧云:“好!”
吃过饭,陈大宝和李卷土又聊起了豆芽菜的事情。
“咱们这豆芽菜,细长细长的,显得很瘦弱,还有根须,卖相不怎么好看啊。”
“好吃不?”
“非常好吃,有菜味,不像菜市场卖的那些,那些都是一股水味。”
“先试着卖吧,好东西会有识货的。”
“那我前期少做一些,试试看。”
……
初一一整天,李卷土都没有出门。
大年初二,李卷土去了一趟文化市场。
这里虽然不比庙会,但也有不少人来这里逛街。
闲着也是闲着,出来逛逛总比窝在家里强。
这年头不流行宅男宅女。
谁家房子也不宽裕,挤在家里大眼瞪小眼,有啥意思?
后世的宅男宅女,也许是房子多了闹的。
李卷土来到闰土银铺,给曾师傅和东子,都发了红包,新年利是。
街道上还残留着不少鞭炮的碎屑,红红的一地,都是各家店铺开门放的。
……
新年匆匆而过,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开学的日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