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231章 番外十一

第231章 番外十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他与它免费阅读 我在社死现场谈恋爱免费阅读 神医如倾免费阅读 万界最强帝皇系统免费阅读 我真是刺客啊免费阅读 为漫威世界献上忠诚骷髅免费阅读 封神:女娲宫上香,镇压准提免费阅读 不见上仙三百年免费阅读 妖尊追着我开屏免费阅读 成为全员白月光后我死遁了免费阅读

按照双胞胎最初的设想, 排污管道沿线经过的这几户人家,最好可以一起改造。

但是他们最终只成功动员了两户,一户是齐教授家, 另一户是张奶奶家。

三家都是距离厕所比较远的,尤其是张奶奶,她的年纪跟之前住在这里的何老太太差不多。

自打何老太太搬走后, 张奶奶就落下了心病, 担心自己以后会给儿女添麻烦。

事实上, 如今她独自去冬天的公共厕所就已经很费劲了。

所以, 双胞胎兄弟去她家询问意向的时候,她磕绊都没打一下, 当场便爽快同意了。

还派出在木器厂运输队当司机的儿子,帮忙联系运输材料的车辆, 顺便跟着双胞胎一起去其他人家做动员工作。

不过,另几户人家,有的距离厕所近,有的不想多花钱,有的不舍得凿了自家地砖,还有的不想在正月里动土。

反正推拒的理由五花八门,让兄弟俩大开眼界。

这次改造虽然是由他们牵头的, 但是三家联合以后,齐教授和张奶奶的儿子便顺理成章接手了后续事宜。

被他们认为还是孩子的双胞胎, 只能跟在后面跑腿打杂,记录账目。

院内的改造费用由各家自己负担, 胡同里排污管道的铺设费用则由三家均摊。

原本因为自家是距离最远的一户,双胞胎曾主动提议,由他们家多出一些钱。

但是齐教授和张奶奶都没同意, 坚持由三家平分。

半个月以后,所有改造都完成的时候,结清了账目的三家人,在门口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

项小羽试用过厕所和浴室以后,满意得不得了,赶在周末的时候,亲自做了一桌好菜,请齐教授和张奶奶两户一起来自家聚餐。

“我们家虽然刚搬来不久,但是如今咱们这三户邻居共用了一根排污管,这根管道将咱们三户人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让我们顺利融入了胡同大家庭。”项小羽端起酒杯说,“我提议,为了这奇妙的缘分,咱们一起干一杯!”

张奶奶端着小酒盅笑呵呵道:“这次还多亏了你家牵头,我才能用得上室内厕所!现在我屋里有个座便,一拉绳就能冲水,可方便了!”

张奶奶的儿媳妇接道:“我妈早几年就念叨着安个厕所了,但是没有下水管道是大问题。之前也有人提过往公厕那边走管,结果大家都嫌麻烦,没人敢动。要不是有你们牵头办这事儿,还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呢!”

双胞胎给自己倒上汽水,两人相互看了看,最终仍是由当哥的大娃作为代表发言。

“走线图纸是我爸画的,不过他最近工作太忙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哥俩。这还是我们第一次为家里办这么大的事,如果没有齐老师、陈叔叔、光耀哥的帮忙,事情不会完成得这样顺利!”

延安端着汽水瓶跟几个女同志碰了碰,“这段时间,我妈单位忙,我俩经常找关老师和张奶奶蹭饭,所以这次咱们三家人能用上室内厕所,是因为咱们齐心协力,都是大家的功劳!”

兄弟俩的一番话说得大人们心里熨帖,齐教授再次提议大家举杯。

项小羽也张罗着让客人吃菜,进入了闲聊模式。

“小项,听说你在电视台工作?你平时都干些什么啊?”张奶奶好奇地问。

“我是刚调职过来的,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我都要做。”

项小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那档栏目的内容和播出时间。

“小项的节目我看过,”齐教授说,“尤其是上一期,关于亚运会工程的报道,我看完以后很有感触。”

关老师瞥他一眼,对众人笑道:“我家这个老齐,看完节目的第二天,就跑去亚运基金会的办公室,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了。”

双胞胎兄弟最近一直忙着改装厕所,还没时间观看妈妈的节目。

听说齐教授去捐款,延安忙问:“齐老师,现在亚运会的筹建资金还没凑齐嘛?我记得去年就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了,我们学校还组织过一次学生捐款呢!”

他们兄弟俩去年捐了一百块,父母的单位也组织过捐款,对此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嗐,差得远呢!”齐教授说,“听说工程实际需要将近22-25亿,国家给拨7亿,北京自筹6.5亿,这才13亿多,剩下的一半就得靠社会筹集了。王府井那边的广告牌上,亚运倒计时的数字每天都在变,眼瞅着只有五百来天就要开幕了,还有60%的体育场馆工作量没完成呢!听着就让人着急!都是没钱闹的!”

“嗯,小项他们那期节目不是已经说了嘛,”关老师叹道,“每天需要工程款上百万。我家老齐那点工资,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但是集腋成裘,涓滴成海,不能让那些唱反调的人看了笑话。”

因为庞大的建设资金,有些人已经发出诘难了,声称既然办不起,当初就不应该申请,趁早别办。

项小羽无所谓地笑笑:“那些说风凉话的人都是瞎嚷嚷,什么也不懂。咱们国家搞捐款是很正常的,按照国际惯例,举办大型国际运动会,一方面是由政府出一部分钱,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支持。咱们国家不富裕,需要的是大家的鼎力支持,而不是泼冷水。”

*

双胞胎兄弟在饭桌上听大人们讨论了一晚上的北京亚运会。

次日一早去胡同口的报摊上买了两份报纸,专门查找关于亚运会的报道。

延安唰唰翻了半天,然后停下用胳膊肘捅了捅吉安,“大娃,你看!这个装饰布厂都快干不下去了,职工只能拿七成工资,人家厂里居然募集到一千多块呢!”

“嗯,不少了。”吉安整理着书包,将东西装好便说,“走吧。”

“真去呀?”延安放下报纸,戴好帽子问,“你知道地方吗?”

“齐教授说在长安街上的石碑胡同里,咱们到那边一打听就知道了。”

兄弟俩带好东西出门,沿着长安街边看热闹边溜达,磨磨蹭蹭一上午,总算在午饭前找到了亚运会组委会的办公地点。

来捐款的人还挺多,大家似乎都是看到了最近的新闻才跑来的。

兄弟俩排在队伍后面,轮到他们的时候,吉安将背包里的牛皮信封递给工作人员。

“阿姨,我们是来给亚运捐款的!”

接待人员非常客气,请他们在对面坐下,问清楚他们的基本信息,便将钱倒出来清点。

这种信封他们见过不少,都是学生们一分一毛攒下来的毛票。

然而,这次的信封却不太一样,竟然是两沓大团结!

“两位同学,首先要感谢你们对北京亚运会的支持,”女工作人员十分客气,“但是你们带来这么多钱,家长知道吗?”

吉安说:“家长不知道,我们是临时决定来捐款的。这一千五百块是我们自己的钱,您放心收着吧,家长不会管的。”

“对,我们前段时间刚卖了一个小发明,这一千五百块是转让费。”延安将两沓大团结推过去说,“家长不会不同意的,我妈昨天还在家里说过要支持亚运会建设呢,您放心收着吧。”

来捐款的都是普通市民和中小学生,学生大多只能捐几毛几块的零花钱,成年人多数像齐教授那样,捐一个月的工资。

以双胞胎的年龄,一次性捐出一千五,绝对不是小数目了。

工作人员将款项清点清楚以后,当场就给他们写了两张亚运捐款的荣誉证明书。

整个捐款过程很简单,兄弟俩拿到证书便起身离开了。

只不过,他们刚出门,就被在办公室蹲点的记者拦了下来,记者同志打算对捐出上千元巨款的双胞胎兄弟做个采访。

“阿姨,您采访别人吧,我们还着急回家呢!”吉安摆手谢绝。

他俩明天就要回海浦开学了,下午还得回去收拾行李。

“我只简单问你们两句,”女记者跟出来,“你们是哪所中学的学生?怎么会想到捐出这么多钱呢?”

吉安停下脚步说:“我们也没想太多,办好亚运会是亚洲各国人民委托给咱们国家的重担,目前国家财力薄弱,需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跟我弟不着急用钱,可以让国家先用。而且亚运会寄托着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盼望中华振兴的美好愿望,大家都期待北京亚运会能办得更好。我们这点钱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前不算什么,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吧。”

记者又看向延安,让他也说两句。

延安掏出刚才在路上买的五张亚运会奖券,晃了晃说:“这奖券上不是写着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嘛,东道主捐点钱怎么啦?”

话落,不给记者反应的时间,也没留下两人的大名,拉着大娃就跑了。

*

两兄弟面上表现得慷慨,但是一下子捐出去一千五百块,他们也不是不心疼的。

从北京回到海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亲爹讨要那五千块的饼干夹心机转让费。

“你们又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着什么急?”宋恂不动如山地坐在写字台后面,头也不抬地说。

“我俩刚捐了一千五百块呢,手头没多少存款了,”延安将自己的捐款证书拍在亲爹面前,“正需要那五千块慰藉一下我们的幼小心灵呢!”

“……”宋恂被儿子的用词恶心得够呛,“我现在正忙呢,你俩有什么事过几天再说!”

兄弟俩见他面色严肃,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忙,只好暂时退出了书房。

两人来到院子里,给许久不见的二黑梳了半天毛毛。

“我咋感觉咱爸不对劲呢?”延安梳了一会儿,便停下来问,“咱俩回来,他也不说热情欢迎一下,即便不热情,也要表示一下嘛。以前至少还要跟咱们聊聊天,问问近况呢。”

“咱们才分开半个来月,有什么可问的?”吉安继续梳毛,想了想说,“不过,你的想法也不无道理,总感觉他好像在故意避着咱们。”

“咱爸不会是想要把那五千块钱密下吧?”延安瞪大眼睛问。

“那不能。”吉安琢磨片刻说,“不过,借用一下还是有可能的。”

“怎么借用?”

“给那个私营工厂转让夹心机的事,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吧?”吉安问,“要是你拿到这么一大笔钱,你会放在家里吃灰吗?”

“不会啊,肯定得存银行吃利息呀!”

“所以啊,我觉得咱爸密下钱不太可能,倒是有可能借用咱们的钱吃利息。”

兄弟俩心里都有些不确定,次日趁着宋专员去上班的时候,他们偷摸进了书房。

他们家除了外面的两道门锁,室内基本不上锁,包括宋恂的书房。

一是宋恂不带什么重要文件回家,二是因为他兜里那点钱也并不需要兴师动众地锁起来。

所以,双胞胎兄弟很快就锁定了写字台的抽屉。

宋专员但凡有点啥重要东西,都是随手放在这里的。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费劲翻找,刚一拉开抽屉,就看到一张贴边立着的存折。

“这存折里的钱肯定是咱俩的。”延安笃定地说,“咱爸根本就没有存折!”

吉安将这张建设银行的定期存折翻开,金额一栏明晃晃地写着“伍仟圆整”,年利率是8.2%,定存三个月。

兄弟俩:“::::::”

“他还真用咱们的钱吃利息啦?”延安快速计算了一下,“三个月下来,有一百多块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泉明月免费阅读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云夏的快穿之旅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