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 第46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第46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反派才是真绝色免费阅读 这个Beta过分咸鱼免费阅读 斗罗之我的沙雕玩家免费阅读 星印诀免费阅读 女帝转生成宠兽,被我偷听心声免费阅读 极品护卫免费阅读 村中小牧场免费阅读 都市纨绔邪帝免费阅读 神医下山之从退婚开始免费阅读 纨绔小将军免费阅读

有康熙参与, 胤礽就完全变吉祥物了。

胤礽精力不济,本就没打算亲力亲为。

小孩子把事干完了,成年人干什么?

胤禔很努力地听康熙带着一帮侍卫开会, 听着听着眼神开始涣散,一会儿把胤祉抱起来捏捏, 一会儿把胤禛拎起来揉揉,跟猴子似的坐不住了。

胤礽虽然也在打瞌睡, 康熙所说的话他却都记在心里。

康熙如他引导的一样, 准备在京城实验新式学校, 教导自然科学等现在汉族文人们不屑于学习的东西。

统一神话传说只是起点, 新学校才是康熙要借着重定炎黄华夏族名掀起的风波,暗地里真正想做的事。

重定炎黄华夏族名虽然也很重要,但其实紧迫性对康熙而言,没有新学校来得迫切。

这群满蒙老贵族们看不上的纨绔子弟, 就是康熙选定的第一批学员。

既然满洲老贵族们不屑于和汉人等同, 那么满人就学一点其他东西吧,另外开辟一套晋升途径。

八旗还未回到康熙手中, 贸然取消不可能,那些八旗老旗主们现在就会反给康熙看。

康熙通过建立学校,自己当校长, 培养一批新人出来,再塞进八旗军队中。当八旗军队中基层官员都变成康熙的“学生”之后,八旗怎么改革都是康熙说了算了。

康熙所做的事, 和汉武帝所建立的羽林军的行为差不多。

胤礽本来希望康熙开放新式学校,让其他民族的有识之士也能上学。

但他思考之后, 放弃了这个决定。

胤礽明白, 他在这个世界是孤独的, 除非有第二个志同道合的穿越者过来。

他敢扪心自问做所有事都是为了华夏;但清朝的皇室做所有事都是为了大清的统治。

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不一样。

康熙在胤礽假借顺治的名义下认识到了外国自然科学的可怕,决心将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创立的学校,只会让八旗子弟和包衣入读。

这不是因为什么满汉区别这点宽泛的概念,而是因为八旗军队和八旗子弟是皇帝的私军,类似于前朝的御林军和中央军。

皇帝要把最先进最精锐的力量握在自己手中、握在大清皇室的手中。

什么开民智,康熙没有这个魄力。

不过凡事开头难。只要康熙引进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上行下效,想要往上爬的人即使不进学校,也会努力研□□和上层统治阶层们喜欢的知识。

这就和科举考什么文人们就读什么一样。

康熙还很稚嫩,还未看到这一点。胤礽偷偷误导康熙,尽可能让康熙迟地察觉这一点。

当康熙尝到了新式学校的甜头,培养出一群新式人才去和全世界干仗的时候,即使康熙发现了问题,也舍不得关上门。

没有人能拒绝“日不落帝国”的诱惑。

胤礽闭上眼,揉了揉脑袋。

和年轻的阿玛博弈,很耗费了他些精力。如果他身体健康时还好说,现在他身体还未恢复,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他得好好睡……睡……呼呼……

胤礽终于支撑不住,在康熙怀里睡了过去。

康熙低头,赵昌递来一个小毯子,康熙把小毯子盖在胤礽身上,抱着儿子继续开会。

参会的侍卫们看到这一幕,心里震惊康熙对太子的宠溺,对太子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果太子能平安长大,他的位置或许和洪武皇帝时的太子朱标一样坚如磐石。

可朱标病弱,太子爷也病弱,皇帝会重复洪武皇帝的悲剧吗?

看着康熙怀中那小小的一团稚童,侍卫的心不由朝着太子偏移,连混蛋如鄂伦岱都不例外。

鄂伦岱知道,自家人很希望佟贵妃能生个儿子给他们支持。

再加上家里一心想要加入满洲老贵族那一帮中,他这一代都全取的满洲名。满洲老勋贵和宗室都不喜欢太子,佟家自然也要在暗地里站在太子的对立面。

因此,佟家人对太子的恶意非常深。

鄂伦岱懒得管家里的远大目的,偏要和他爹对着干;他和叔父佟国维一家也不对付,见不得佟国维一家自诩皇帝的舅家压过他家一头。

他看到康熙和太子关系好,心里可高兴了。

而且太子年纪虽然小,倒也挺符合他喜好。他当这个太子党当定了!

鄂伦岱现在就是个混沌乐子人,找乐子是他人生唯一的乐趣。

除非他爹突然死了,全家重担都压在他头上,他可能才会浪子回头。

为了唯一的弟弟夸岱(法海是谁他不熟),没什么大才干的他估计只能成为家族野心的排头兵,成为佟家冲锋陷阵的那把枪,隐藏佟家真正的后手。

他是个没用的混蛋,除了这条命和一股子混账脾气,什么都没有。

但现在鄂伦岱还被他讨厌的父亲佟国纲护着,所以他还是个悠哉的乐子人。

康熙一布置工作,鄂伦岱比谁跳得都高,去争夺最惹眼的工作。

“顺治”回长生天前,把朝中大臣和派系挨个给康熙理了一遍。康熙一直护着的母族也不例外。

其他人说佟家坏话,康熙心里不满。顺治提点他,他只能捏着鼻子认真听着认真记着,并附和“汗阿玛说得对”。

鄂伦岱这些行为,康熙也发现了更深的意义,发现鄂伦岱对佟贵妃父亲佟国维一家隐藏的厌恶。

鄂伦岱一跳出来,康熙就知道鄂伦岱又想给佟家找麻烦。他把鄂伦岱按下去,把最艰难的工作交给了曹寅。

除了包衣就是给皇帝干脏活累活之外,康熙也是不相信鄂伦岱能做好这些事。

鄂伦岱有几斤几两,他这个经常给鄂伦岱收拾善后的人还不知道吗?!

表妹那么好的人,怎么亲戚都这么糟心。康熙在心里叹着气,轻轻捏了捏儿子的睡脸,排解心中的郁闷。

胤礽努力酣睡和努力复健的时候,京城中悄悄暗潮涌动。

在震后重建的混乱大背景下,这些暗潮涌动居然没有引起朝中大臣们的注意。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康熙重新回到了主要宫殿已经整修完毕的皇宫。胤礽也可怜兮兮地挥别了哥哥弟弟,被康熙拎回了乾清宫。

康熙收集着京中的消息,接近而立之年的成熟面容上,出现当初制定智擒鳌拜计划时的顽皮中略带疯狂的笑容。

在一旁爬来爬去仿佛重新退化回婴儿时代的胤礽,在心底给康熙配音,“真刺激,朕喜欢”。

“顾贞观等人不愧是东林党后人。”康熙笑着感慨,“他们若掌握在朕手中,作用不亚于军队。”

胤礽继续爬来爬去,不理睬康熙。

康熙把胤礽抱起来捏了捏:“说话!”

胤礽无奈:“是是是。让他们学好外语,去当外交官吧,这样他们的语言武器就不会用来内斗。”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把胤礽放下,让胤礽继续爬。

一会儿,康熙又有了新想法,把胤礽抱起来又是一捏。

胤礽继续满脸生无可恋表情地陪康熙思考聊天,仿若康熙的智囊。

康熙深深敬佩想当千古一帝但中道崩殂的顺治汗阿玛,把接受了汗阿玛好几年教导的儿子当做“师门同道”来看待。

其他人给不了康熙建议,康熙也不会将帝王真正的心思吐露给别人。

但儿子不一样!

儿 子接受了顺治多年教导,能和他讨论政务;儿子以后是皇帝,本就该学会这些帝王心计;儿子跟着自己学习,也能巩固顺治的教导。

但儿子很懒,不捏不说话。

胤礽再次被捏的时候,气得对康熙拳打脚踢:“阿玛!你把儿子当尖叫鸡吗!不准捏!你还捏!捏什么捏!揍你!”

胤礽软绵绵的拳脚攻击对康熙而言,连当做按摩力道都不够。

康熙享受着胤礽爱的拳打脚踢,帝王和阿玛的面子都赏给旁边已经很淡然(麻木)的赵昌吃掉了:“尖叫鸡是什么?”

胤礽继续拳打脚踢:“捏一下就会叫的小鸡仔!”

康熙笑道:“那不就是你吗?”

胤礽气得脸都涨红了:“儿子在养病!儿子不想说话!儿子要睡觉!”

“你明明醒着。”康熙又捏了捏胤礽,胤礽咬紧牙关不说话,就是不理睬康熙,他才讪讪地把胤礽放下,“睡吧睡吧,小猪崽。”

“啊呜!”胤礽一口咬在康熙戳他脸的手指上。

小猪崽也是有脾气哒!

“还咬我。”康熙用胤礽的衣服擦了擦口水,委屈地自称都变了。

赵昌:“……”

忍,我忍……不行,我要忍不住了!老赵啊,你一定要忍下来!你是乾清宫太监总管,你是专业的!绝对不能笑话万岁爷!那是会掉脑袋的事!

噗……咳。

康熙白了浑身微微颤抖的赵昌一眼,气得把胤礽抱怀里戳了个够。

胤礽张开他一嘴小米牙,嗷呜嗷呜追着康熙的手指咬。

赵昌:“……”

万岁爷,求您饶了奴才吧,别逗弄太子殿下了,奴才真的快忍不住笑了,奴才不想掉脑袋QAQ。

梁九功悄悄退后一步,仗着自己少年人的身段缩到了狭窄的阴影中,然后无声咧嘴大笑。

乾清宫今天也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第二天,康熙回来找不到儿子了。

梁九功被胤礽丢在这给康熙传话:“太子殿下被大阿哥带去慈宁宫告状了,说这几日住慈宁宫,不回来了。”

康熙满头问号。

保成保清,你俩很勇敢哦!

康熙立刻转身:“去慈宁宫!”

康熙来到了慈宁宫。

康熙被太皇太后骂了一顿。

康熙被太皇太后赶出了慈宁宫。

康熙没有接回儿子,还被团在太皇太后怀里的坏儿子做鬼脸嘲笑。

康熙的傻大儿居然在他背过身后高声哔哔,“汗阿玛什么毛病!”,坏儿子还附和“就是就是”。

康熙很生气。康熙把刚结束灾后重建官员纪律检查的小舅子连夜召进宫,要和小舅子抵足而眠瞎叨叨。

累得黑了瘦了的常泰受宠若惊,但并不想去乾清宫和康熙抵足而眠。

可皇帝有话,这不是常泰想不想就能决定的事。还好他回家已经洗完澡换完衣服,立刻匆匆进宫。

常泰一进宫,康熙就拉着常泰的手大吐苦水,说些诛心甚至可能诛全家的话。

什么我汗阿玛给太子乱说话,告诉太子和皇帝的相处之道,让太子现在不揽权不谈论政务,和我疏远了,我心里难受。我和保成那是寻常皇家父子吗!

常泰:“……”就算皇上您不用“朕”用“我”自称,您和太子殿下也是寻常皇家父子啊。

常泰欣慰,太子这么小就有自我保护意识。

“皇上,您是不是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常泰虽然心中欣慰,表面还是耿直地劝说道。

康熙道:“什么事?难道有人欺负保成!”

“不是。”常泰无奈道,“皇上啊,太子殿下才五周岁。他以后或许回想什么太子与皇上君臣有别的事,但现在肯定想不到这里。”

康熙疑惑:“哦?那他为何老是偷懒不肯多说。”

常泰道:“皇上,因为太子殿下才五岁啊。”

康熙的脑子仍旧没转过弯。

常泰叹息:“皇上,平常人家的孩子五岁时连启蒙都尚未开始,只在院子里和其他小孩玩耍。太子殿下即使早慧,也只是个小孩子。比起思考政事,他更想玩。”

康熙皱眉:“朕的保成才不是这等顽童!”

常泰收在袖子里的拳头捏紧。

他这姐夫要不是皇帝,他拳头已经揍上去了。

皇上您听听您说的话像样吗?不是顽童您就要在太子五岁的时候把大人的重担压到他稚嫩的双肩吗?就算太子早慧,他的心智也只是幼童啊!

常泰想着地震前经常来给他授课的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在教导他时眼中的沧桑,看上去仿佛是垂暮的老人,让常泰看得分外心疼。

太子殿下究竟在宫里经历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眼神?

现在常泰认为自己算是窥见了真相的一星半点。这都是皇上揠苗助长的错!

康熙本想说“朕也早慧,现在身体好得不行”,但他话到了嘴边,想起胤礽经历的诅咒和顺治附身的一切,想起胤礽还在养病中,不由有些心虚。

康熙讪讪道:“爱卿,你是在说朕揠苗助长吧?”

常泰本想说“臣不敢”,话到嘴边,他摊手:“是的,臣就是。”

康熙怒目。

常泰保持着摊着手的姿势看向康熙,勇得不行。

康熙气消了,摆手:“好了好了,朕明白了。朕也关心保成的身体,但只是说说话……”

常泰收起摊着的手,表情重新变得恭敬,嘴上的话却不饶人:“太子殿下病倒中有一条原因是劳心。”

康熙语塞。

常泰苦笑:“有皇上看护,何不让太子殿下拥有一个较为轻松的童年?太子聪慧,即使不逼着他,他也能很快成长。”

康熙叹气。事实的确如此。可他焦躁啊。

胤礽那么小那么脆弱的一团,又体弱多病,他不赶紧让胤礽长大,自己意外去世怎么办?

康熙这种焦虑是有家族原因的。

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的时候,顺治只有六岁;顺治驾崩自己登基的时候,自己只有八岁。

康熙和顺治都是幼年登基,经过十分艰难地政治斗争才得以亲政,其中艰难困苦康熙体会甚深。

康熙不由想,后宫子嗣被诅咒,那么皇帝是不是也被诅咒了?

他现在虽然身体健康,也熬过了天花,看上去不会有太多危险,应该能保护胤礽到成年。

可万一呢?

祸兮旦福,命运无常。如果他也英年早逝,胤礽还未长成,就现在宗室和勋贵虎狼环伺的环境,谁能保护他的宝贝儿子?

康熙谁也信不过,连常泰也信不过。

胤礽必须尽快成长起来,必须变得不像现在这样天真和善良,才能在自己离开之后保护自己。

康熙内心这种焦躁,他不敢和任何人说。

康熙心中带着一丝期盼和探究,想看小舅子听到这种话的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清泉明月免费阅读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云夏的快穿之旅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