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沧海扬帆 > 第15章 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

第15章 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一枚建城令免费阅读 我就没想重活免费阅读 超凡世界对路人并不友好免费阅读 重生之吴霸春秋免费阅读 都怪我入戏太深免费阅读 修仙:家族崛起免费阅读 重生的我,被娲皇俘虏了免费阅读 西游之吾乃百眼魔君免费阅读 这个普通人重生了免费阅读 五仙门免费阅读

对小氮肥厂进行技术改造,是时下全国的热点,各地都进行过尝试,也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对于沧海化肥厂来说,关键是要确定技改的规模,是小改还是大改。

以裘国梁为代表的一干领导,是倾向于大改的。大改就意味着大投入,投入多了,哪个地方漏一点下来,也能成为厂子的福利。财政的钱,不拿白不拿。大改之后,厂子的固定资产原值也增加了,在县里的地位又能进一步提高,何乐而不为?

最初,高逸平也是倾向于大改这个方案的,但周晓芸说服了他,使他转向了先小改,然后再伺机推行全面扩产这样的长远方案。

周晓芸是运动年代之前的大学生,刚上大学不久,运动就开始了,大学受到运动冲击,无法正常上课。在大多数同学都满腔热情地投入运动时,周晓芸是少有的钻进图书馆去看书的学生之一,这类学生被同学们称为“逍遥派”,这个词是带有一些贬义的。

据冉玉瑛向高凡说过的情况,周晓芸在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运动的一个原因,在于她的出身不好。她父亲是一位国府官员,解放前便跑到国外去了,留下她母亲以及年仅两岁的她。

周晓芸的母亲是浦江一所大学里的教师,解放后依然留校任教,所以周晓芸算是书香门第出身。进入60年代,国内政治运动频繁,周晓芸家的国府官员家属身份便显得非常敏感。尤其是运动来临之时,大家都讲究出身,周晓芸能够在大学里留住一张安静的课桌已是不易,哪还有参加各种组织的资格。

大学毕业后,周晓芸被分配到了沧海化肥厂,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被发配到了这个偏僻县城的化肥厂。

按照那个年代的逻辑,她这样的人进厂之后,是会受到歧视的。然而,当年的老厂长胡成林非但没有歧视她,还让她负责设备扩产之后的原始开车,这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全厂没有人了解这项技术。

周晓芸和时任生产科长的高逸平合作,查阅文献资料,走访省里其他一些化肥厂,学习原始开车的经验,最终制订了一个可行的合成塔触媒升温还原方案,并且一次开车成功,折服了全厂的干部职工。

由于出身问题,周晓芸一直未能得到提拔,目前仍然是技术科里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是,厂里人都清楚,周晓芸是化肥厂当之无愧的技术权威,是可以坐头把交椅的。

高逸平有过与周晓芸共同研究原始开车方案的经历,对周晓芸的水平以及工作精神颇为了解。他接替胡成林成为化肥厂厂长之后,一直把周晓芸当成臂膀,技术上的事情基本上都要听周晓芸的意见。

周晓芸在运动年代里见惯了世态炎凉,对高逸平的知遇之恩一直颇为感激,连带着与冉玉瑛也形成了很好的关系,私底下一直都称冉玉瑛为姐。高敏、高凡姐弟俩从小没少和这位晓芸阿姨在一起玩。周晓芸每次去浦江探亲回来,总会给高敏、高凡带浦江的大白兔奶糖,这姐弟的学业,也多蒙周晓芸指点。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周晓芸现在已经是34岁,却依然单身。有人说她是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不敢谈婚论嫁。而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她是浦江大学教授家里出来的千金,看不上沧塘人,所以才单身至今。

目录
新书推荐: 身为仙帝!我去749局挣家业免费阅读 恶婆婆穿成小奶团,撸起袖子揍全家免费阅读 医妃和离高嫁,王爷后悔莫及免费阅读 都市红尘仙!免费阅读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免费阅读 赛博修真十万年免费阅读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免费阅读 得癌后总裁妻子为白月光逼我离婚免费阅读 都市神医,开局扇醒拜金女免费阅读 神眼鉴宝,暴富不过分吧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