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一句憨批牛城已看不懂这个世界(2/2)
书法一侧。
字,看似狂草,却毫不潦草。
每一字皆清晰可辨,彼此连贯间,细微连接处,仍似剑锋游走。
就好似以剑刻字般,狂放不羁,却心有尺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香大家朗声读起。
到了最后,整个人已无比亢奋。
围观之人,亦是神采奕奕。
文坛泰斗荀老更是连连拍手,似乎用尽毕生气力。
大声惊叹:“好!好!好……!”
翰林院大学士刘焕之,抬眼望向牛城,激情四溢道:“驸马爷这词牌,简直绝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有我大明三驸马,大明文坛不孤矣!”
“什么秦皇汉武,什么唐宗宋祖,谁比得了我大明天下?谁比得了我大明陛下?谁比得了我大明驸马爷?”
…………
看着一个个好似发情般的狂吼着。
牛城真不忍心骗他们了。
他很想告诉这些人,这词牌,确实是位才华横溢,冠绝古今之人所著,可这人不是他。
他就算有系统相助,也无法与此人相提并论呐!
还有。
这他娘大明,还没到鼎盛的时候呢,咋跟前朝盛世相比?
也就是恰好这词牌没提到大明罢了。
实话就是。
大明真的没排上号。
这话,若是说出来,或许能把大批“爱国人士”直接气死。
况且,说了他们肯定也不信。
牛城也懒得理会这群人。
干脆对着凌霜、若蝶招了招手,大步向外走去。
“驸马爷,诗会还没结束呢。”
身后,问香的声音传来。
牛城摆了摆手,无趣地说了句:“一群憨批,自己玩去吧。”
仍是大步向外走去。
庭院内。
依然阵阵惊呼传出,称颂之词响彻畅园。
那称颂的词语之间。
驸马,牛城等字眼频频出现。
听到这些。
牛城只想骂娘。
对这世界却越发的困惑。
大明立国至今,也仅仅十九年罢了。
北方元朝余孽犹在;
鞑靼、倭奴等时常骚扰边疆。
白莲教祸乱不止;
盐商伺机垄断,更是勾结外敌;
百姓还有太多穷到卖儿卖女的。
北伐缺粮,防汛缺钱。
可这些达官贵人,才子佳人之流在做什么?
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这玩意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
是能当粮饷,还是能打胜仗?
附庸风雅,顽固不化。
什么所谓的文人风骨,还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尸?
都他娘的什么玩意?
无趣!
实在无趣!
还一个个把脸凑上来让自己打。
打完了。
输了。
一个个又跑来称赞自己。
这他娘,一群神经病!
唉!
“果然,读书人的事,就没有正经事。”
“读书人,就他娘的没一个正常的!”
走出畅园。
牛城回头咒骂了两句。
连游玩都没了兴致。
接下来的几日。
牛城闭门谢客。
什么才子佳人,什么问香大家……统统不见。
未来需要规划。
如今的线索需要整理。
牛城可没时间陪一群附庸风雅的白痴嬉戏。
只是。
牛城并不知晓。
如今。
盐商李家不再纠缠他了。
他也早已不被朱元璋所怀疑。
完全可以离开扬州府。
而“扬州诗会”第二天早朝,驸马爷牛城的大名,也在应天府被宣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