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心机太子妃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霍爷甜妻飒爆了云清霍景深免费阅读 美利坚名利之路免费阅读 穿成反派暴君的心尖宠免费阅读 生性多疑的我觉醒了选择系统免费阅读 我能召唤历史喵免费阅读 斗罗之畅游诸天免费阅读 霜龙斗罗免费阅读 骑砍之龙与领主免费阅读 仙武大帝免费阅读 破阵录免费阅读

第三十七章

太子遇袭后, 东宫被皇后派去的侍卫围成了铁笼,唐韵进不去,见不到人, 唯有抄经来减轻自个儿的罪过。

两日下来,一双眼睛熬得通红。

阮嬷嬷瞧着心疼,劝了几回,“姑娘不必担心,奴婢已问过了明公公, 太子的伤势已无大碍, 如今正养着呢, 宫中太医个个医术超群,奴婢相信太子殿下很快就能康复。”

唐韵没应,继续抄着经书。

四四方方的木几上,已堆满了一篇篇密密密麻麻的经文。

阮嬷嬷实在是不忍, “姑娘歇会儿吧, 这样下去,姑娘也得熬出毛病来, 姑娘往后的路还长着呢,万一熬坏了身子如何是好。”

唐韵突地抬起头来,看向阮嬷嬷,轻声问道,“嬷嬷,我这样的人, 是不是坏透了?”

坏得自己都觉得可恨。

五公主, 太子, 分明每个人都待她极好, 可她呢, 从一开始就怀着目的在接近。

从前儿夜里回来,唐韵无论是睁眼还是闭眼,脑子里全是太子抱住她,替她挡住箭头的画面。

若非真心相待,怎会舍命相救。

可她又做了些什么......

“姑娘哪里坏了,姑娘的心是奴婢见过最干净的,太子受伤是意外,真要论起罪孽,也应是那群为非作歹的贼子。”姑娘并无过错。

阮嬷嬷想让她歇一会儿,故意同她提起了宁家,“昨日官兵一夜之间清城,抓了不少人,东街整日都有府衙的人前去巡逻,有了这么一回,宁家的家铺子往后也就安宁了。”

这结果,是唐韵一直想要的,若是往日,唐韵定会高兴。

但这会子,她心头的罪恶感实在是太大。

想到宁家如今的安宁,是太子险些丢了性命才换来的,她再没良心,也不会在这时,去庆祝算计来的成果。

唐韵继续埋头伏在木几前。

阮嬷嬷又道,“奴婢还有一个好消息。”

唐韵听着,手里的笔却没有停。

阮嬷嬷凑近她,“奴婢近日听了些风声,宁老爷已经接应到了朝廷的兵将,最迟半月,便能在西戎建立要塞,待要塞建好了,照着姑娘的计划,朝廷必定还会重用宁家,届时,宁家也算是彻底起来了......”

沾着墨汁的狼毫笔尖突地一顿,唐韵终于停了下来,抬起头看向阮嬷嬷,“当真?”

阮嬷嬷忙地点头,“当真,前儿姑娘出宫不久,兵部尚书便来了东宫,同太子商议西戎征战的粮草等事宜,出来时那尚书大人还在同太子说着,能在一日内将朝廷的人马带进西戎,宁家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将来的粮草运输必定不成问题。”

听那话里的意思,宁家怕是要立功了。

从六年前母亲去后,唐韵就开始盼着,盼着有朝一日,宁家能站起来,她也能跟着活出个体面。

可一介商户,还是个被人打压至四处逃难,无家可回的落败商户,要想出人头地,过程必定万分艰难。

谋划了这些年,她心头实则也没有多大的底气。

没成想,还真就实现了。

阮嬷嬷见她脸上终于有了神采,赶紧道,“姑娘盼这一日盼了这些年,可别到了跟前,累垮了身子,听奴婢的,先好好歇息。”

唐韵犹豫了一阵,到底是搁了笔。

阮嬷嬷起身帮着她收拾好了木几上的纸张,又伺候她去洗漱,好不容易才将人哄到了床榻上躺着,屋外突地响起了脚步声。

阮嬷嬷转身去开门。

夜色下小顺子正提着一盏灯,立在门外,笑着递过来了一瓶药膏,“殿下给的,能消肿清明,殿下还带了话,让唐姑娘安心地呆着,唐姑娘好了,殿下才能安心养伤。”

“多下殿下。”阮嬷嬷笑着替其接了过来。

送走了小顺子,关上门,阮嬷嬷再回头,便见唐韵不知何时,又从床榻上爬起来,拿起了经书。

阮嬷嬷一愣,“姑娘......”

唐韵盯着她手里的药瓶,心头的愧疚如同排山倒海,疯狂地冒了出来,“嬷嬷先回去吧,我再抄一会儿。”

阮嬷嬷:......

眼见她眼眶开始红了,阮嬷嬷没法子,只得起身给她搭了一件披风在身上,“姑娘抄一会儿,也睡了,可别太晚了。”

“嗯。”

*

翌日唐韵将抄写好的经文,拿给了小顺子,“劳烦顺公公带给殿下,民女无用,帮不上什么忙,唯有一颗诚心,替殿下祈福。”

小顺子回去便交给了太子。

太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字迹,厚厚一摞,不用问也知道她这两日怕是觉都没睡,“她还在抄?”

小顺子点头,“每日从上书房一回来,唐姑娘便关在了屋子里,哪儿也不去,一直抄经,抄到半夜才歇。”

“没告诉他,孤无碍?”

小顺子忙地道,“奴才昨夜已将药膏拿给了唐姑娘,也传了殿下的话,谁知唐姑娘不仅没安心,反而还愈发忧心了起来。”

太子:......

还真是又蠢又痴。

太子将经文搁在了木几上,让小顺子去寻了一块木头来,雕起了木人儿。

放在往日,太子哪里有这闲工夫。

如今‘重伤’在身,皇上和皇后生怕他累着了,朝中臣子也不敢再来叨扰,突然闲了下来,倒有些不太习惯。

明公公端着药碗进来,便见碎碎渣渣的木屑落了一地,赶紧出去替他放风。

皇后几乎每日都会过来,问完太子的伤势,再到东宫巡查一遍,确认各处都有人守着了,才放心离去。

三番两次,太子被扰得烦不胜烦。

三日后,宁安殿的云贵妃到了东宫。

带着刚被解除禁闭的四公主,拿了不少的补品,关心地问道,“太子殿下可好些了?”

太子斜靠在床榻上,即便是受伤,脸上也带着一贯的微笑,“多谢贵妃娘娘,已无大碍。”

“无碍便好,那贼子实属胆大妄为,太子殿下安心养伤,有需要本宫尽力之处尽管吩咐,你二弟这几日觉都没歇好,说什么非要去找出那群贼子,扒了他们的皮,大周堂堂太子,都能遭了暗算,这不就是在打咱们的脸。”

太子一笑,“二弟有心了,贵妃娘娘也不必过于担心,历朝历代,再繁荣昌盛的国家,都会有贼子,不过是孤大意了。”

云贵妃神色一顿,也没再说,笑着道,“太子好生歇着,本宫就不打扰了。”

说完才看向了一旁杵在那的四公主。

四公主上前献上了自己的礼,“这段日子,皇妹闲来无事,给皇兄缝了一对护膝,还望皇兄不要嫌弃皇妹针线粗糙。”

往日的四公主,哪里会做什么针线活儿。

这关了大半月的紧闭,性子倒是安静了许多。

太子笑了笑,“难得皇妹有如此心意,皇兄高兴还来不及呢,谈何嫌弃。”

四公主含笑将东西交给了明公公,同太子行了一礼,这才同云贵妃一道走了出去。

两人一离开,太子的脸上的烦躁便显露了出来。

这怕还只是个开始。

果然,接下来的几日,各个宫中的娘娘,陆续来了东宫。

三皇子的生母林昭仪也来了。

比起云贵妃送来的那些补品,林昭仪倒是实在得多,拿了几本书籍交到了明公公的手上,“旁的太子也不稀罕,知道太子喜欢看书,我便收集了几本野史,想着太子殿下躺久了会无聊,拿来翻翻打发打发日子也成。”

太子道了谢,“多谢娘娘。”

林昭仪问完安,并未多留,起身道,“见到太子殿下无恙我便安心了,殿下好生养伤,我就不打扰了。”

太子微笑点头。

上回祭月,太子让礼部按位份来排位,明面上看着虽是让三皇子的生母丢了人。

可最后也因此促使她成功晋了位份,成了林昭仪,三皇子同其母亲并不蠢,明白是太子有意提拔,心头自然记住了这桩情分。

接着便是二皇子和三皇子。

两人一早来到东宫,一个替太子讲起了最近宫中发生的趣事,一个在外巡逻,挨个挨个地检查暗卫的身手。

天快黑了才走。

三皇子恭敬地行了一礼,“天色不早了,皇兄先歇息,改日三弟再来看望皇兄。”

对于如今的太子来说,白日和黑夜并没有何分别,整日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即便当真是个病秧子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何况太子还是个精力旺盛的年轻儿郎。

白日有这一群人闹着,虽烦,勉强还能支撑过去。

到了夜里,一颗闲心,便开始躁动不安。

太子看了一眼灯火明亮的外屋,同明公公道,“明日将顾景渊调到白日,夜里让韩靖过来当值。”

顾景渊这回是受了顾家和皇后娘娘的托付,周身都是劲儿,夜里立在那,如同一只夜莺,纹丝不动。

明公公使了几回计,都没能将人打发走。

再这般熬下去,还未等到自己下地的那一日,逢春殿里那位整日抄着经书,祈求菩萨保佑他的痴情人儿,怕就得先倒下了。

明公公点头,第二日早上便将顾景渊留了下来,“殿下许是躺得太久了,今日心神有些不宁,顾公子要是方便,再辛苦一下,陪殿下走几盘棋,夜里,奴才再让韩侍卫过来。”

顾景渊并没有怀疑。

知道太子受伤后,顾家上下也都揪紧了心,顾景渊每日都绷紧了精神,要不是太医吩咐了太子需要静养,顾景渊早就冲了进去。

顾景渊到了里屋,刘太医刚替太子换好了药。

从太子遇刺,已有十来日,换下的纱布瞧不见血迹,只余下一股浓浓的药味儿。

太医起身给他披上了外衫,顾景渊望去,见太子的胸膛上,还缠着几层白纱,顾景渊担忧地问道,“殿下,恢复得如何了?”

太子没答,刘太医替他道,“只要不扯到后背的伤口,殿下明日便能下床。”

顾景渊神色一喜,长松了一口气,“恢复了就好,殿下这回可没把臣吓死,姑母一日哭几回......”

明公公见两人说起来话,转身去备棋盘。

太子今儿还不能下床,明公公搬了个桌儿过来,支在床榻边上,高出床榻一截,太子盘腿坐在榻上,顾景渊则坐在对面的高凳上。

隔上一阵,顾景渊便抬头看一眼太子,生怕他扯到了伤口,一盘棋,下得稀巴烂。

太子也没嫌弃,突地问他,“陛下如此安排,可有不服?”

顾景渊抬头一愣,疑惑地看向他。

太子缓缓落下一子,道,“工部尚书一职,唐文轩免职,你是工部侍郎,理应替补,但陛下并没有让你补上,心头可有怨?”

顾景渊还道他说的是何事,听完不觉面色一松,“臣资历不足,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皇上如此安排,合情合理,臣心头并无不服。”

历来工部尚书,几乎都是三十以上的年纪,更甚者有人五六十了,才爬上那个位置,他翻了年不过十九,且才做了两年的侍郎,虽自认为尽职尽责,但真要给他尚书的位置,他才该担惊受怕呢。

这点,太子倒是相信他没说谎。

“大公子呢,可有难言之处?”从户部调到了礼部,想必没有那么快适应。

顾景渊一笑,“殿下也清楚兄长的性子,嘴上囔着麻烦,该做的一样都没落下,等过上一阵,殿下让他回户部,他怕是都不愿意了。”

太子没应,“踏实做事,尽量少言,别让人逮住把柄,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顾景渊神色一紧,忙地道,“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劝解兄长。”

太子没再说话,继续走棋。

顾景渊明显的心不在焉,走了两步后,终于没忍住,抬头道,“臣倒是还有一事,想等殿下的伤养好了,听听殿下的意见。”

太子也没等自己伤好,主动问他,“何事?”

顾景渊突然害起了臊,拿手摸了一下首脑勺,“臣打算在除夕,向陛下求一道赐婚的圣旨。”

太子眸光一顿,手里的棋子没落下去,问道,“哪家姑娘。”

“还能是哪家姑娘,臣说过这辈子只会娶唐姑娘为妻,奈何母亲担心唐家累赘,一直不点头。”顾景渊看向太子,眸色发亮,“臣近几日听说宁家在西戎立了功,此时回来,陛下必定会封赏,殿下有所不知,那宁家正是唐姑娘的外家,唐姑娘的生母是宁家的四姑娘,有了宁家这层背景,臣再同陛下求赐婚,八成会......”

顾景渊话还没说完,太子“啪——”的一声,将棋子撂进了罐子内。

顾景渊疑惑地看着他,“臣太唐突了?”

太子看着他。

他不唐突,他就是想得太美。

自己种的的瓜,倒成他的了。

“宁家才立了功,尚未论赏,你这么一提,背后拉了个国公府进去,宁家即便有再大的本事,父皇恐怕也不敢用。”

顾景渊脸色一瞬发白,“臣倒是没想到这点。”

太子眸色轻轻一敛,“你没想到的可多了。”

顾景渊闻言身子一正,虔诚地讨教道,“还请殿下指教。”

太子:......

“你还是换个姑娘吧。”

顾景渊一愣。

太子正色道,“江陵城内,那么多的书香门第,你大可挑一个名门闺秀,唯独唐韵不可,你不用再想。”

这话顾景渊听了不下百遍。

但太子不一样。

从小到大,太子一向都很支持他,从未干涉过他的喜好,突然见他如此神色,顾景渊一时没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软诱免费阅读 渣男逼我离婚?转头高嫁京圈大佬免费阅读 只偷吻你一下免费阅读 我家师妹身娇体弱,怎会是大魔头免费阅读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免费阅读 我的闺蜜我做主,让她追谁就追谁免费阅读 被挖灵骨,她带三千神兽杀疯了!免费阅读 先婚后爱,三爷的报恩小娇妻免费阅读 你发癫,我种田,带着全村去修仙免费阅读 变态顾总又咬我,好想拐走亲一口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