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 第14章 此去西方九万九千九百里皆我大明故土

第14章 此去西方九万九千九百里皆我大明故土(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一把渴望鲜血的刀免费阅读 聘娇娇免费阅读 我有一座科技屋免费阅读 修罗斩道免费阅读 仙劫:青冥春秋免费阅读 别吵了,你们宗门的天骄都是我免费阅读 重生:回到1992当土豪免费阅读 七零暖宠小知青免费阅读 女侠叶沛免费阅读 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奶包三岁半啦!免费阅读

实际上,在朱雄英穿越而来之后,他发现华夏经过蒙元入主,民风变得更加朴实开放,包容天下,就比如说军事,此刻的大明开国猛将军团们,不仅知道华夏西边还有无数大国,也知道海路可通向西方,甚至知道西方天方诸国有奇淫巧技能匠,可铸造回回炮,投石机,也可锻造极为锋利的波斯弯刀,甚至有很多将领还会说多门语言。

别说这些开国猛将,大明的商贾,民众,皆知世界大国云集,此去西方十余万里,尚有色目大国,民风迥异。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阔民众视野的时代。

也是一个充满了机遇的时代,元朝的上层蒙古贵族,大量任用色目人和汉人算账,管家,带来了西方的算术,金融,物理,军事等许多相关知识。

很多贵族,家学渊源庞杂悠久,融冠中西。

就比如说阿拉伯数字,在元朝十分普及,甚至已经出现了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的九宫格“幻方”。

可别小看这块儿小小的幻方,这其实是将河图洛书,不以八卦标注,以阿拉伯数字标注,是很高等级的数学应用转换,制造者不仅要熟知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又得精通算术,和阿拉伯数字……

“如果我能多活一些,如果皇爷爷和我爹能活久一些,那我大明就能走的更远一些,此去西方,九万九千九百里处,皆元朝故土,我大明继承元祚,这些故土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明疆域,定然是要收回的。”

朱雄英心里想到。

这边马和呆了呆,这小主子刚见面就给我赐名?虽说有些疑惑,却也行礼道:“但凭小主吩咐。”

“好!”

“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个练武奇才,你就叫郑和吧。”

年方十一岁的郑和,深吸一口气,端正身形后,重重一礼:“奴郑和,拜见小主。”

李文忠笑容可掬,拍了拍朱雄英,又交代了郑和的来历,吩咐郑和好生侍奉朱雄英。

虽说郑和被俘后被阉割了,但是他的哥哥姐姐,还有父亲,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这一切只因皇明不仅大量继承元朝的官吏,对蒙古降将降臣也一视同仁,有许多蒙古人色目人,在皇明中做到高官,就连后宫之中,有曹贼之好的皇爷爷朱元璋,也接收了不少元顺帝的后宫妃嫔。

去年,傅友德和沐英,蓝玉率三十万大军,一举定云南,俘获了郑和。

因他聪明伶俐,谴他跟随报捷的使臣一道回了南京,被李文忠看上。

本来在原时空中,他应该被派去燕王府,侍奉燕王朱棣……

郑和不仅懂多门语言,算术,还会蒙古跤术,天方古武术,为人机敏,最重要的是识时务,他父母哥姐,日后生计全都仰赖他表现,故而十分忠心。

朱雄英前世看书时,就觉得大明能够七下西洋,绝不仅仅是靠着国力厚就可以的,更多的是那时候人文科技也强大到了一定地步。

等李文忠走后,朱雄英看向郑和,上下打量了一番:“你会多门语言,学过算术吗?”

郑和低头说道:“回小主,天方算术,天竺算术,河洛之数,和都能堪榷。”..

“会说蒙语,也懂藏语?”

朱雄英又问。

“家父曾前去极西之地,族中有西域之人,多习外语。”

郑和又回答道。

朱雄英龇着牙咧嘴笑了起来,是个好苗子,如果自己教他一些后世的数学和天文,航海学知识。

他肯定能学的很快。

这时代,大明的语言是个老大难问题。

官话自然是应天话,但不是放之四海皆准。

皇爷爷朱元璋就深感如今,汉蒙言语翻译困难,因为元朝素无文字,汉文蒙文回文藏文并行,十分困难,而且大明兼继正统,皇爷爷朱元璋也承认元朝皇帝曾是中国皇帝,便命人整理了一本书,以通天下之言。

注意,这本书所指的“天下”,是覆盖了元朝疆土的“天下。”

编纂这本书的人,是翰林院侍讲火原杰、编修马沙亦黑等,有意思的是这些主编有很多都是色目人,但儒学佛学道学乃至天方诸学,尽皆精通。

书以华言译蒙语回语,凡天文、地理、人事、物类、服食、器用,无不包括,并取《元秘史》来参考,用汉文注音,刊行天下。

从此以后,大明使臣往返朔漠,皆能通达其情,都无需翻译,直接拿本书照着念。

这就是大明版的“万事通”。

目录
新书推荐: 高考结束去兼职,漫展摄影遇校花免费阅读 清泉明月免费阅读 到部队退亲,冷面军官竟是我熟人免费阅读 圣诞诡异录免费阅读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免费阅读 开超跑!住别墅!我是世界白富美免费阅读 斗罗,绝世之神免费阅读 四合院从抗日胜利开始免费阅读 大果重生将军府免费阅读 快穿:渣女她总是好孕连连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