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瞻圻才是好圣孙! > 第35章 搞钱去

第35章 搞钱去(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后,我点满科技树!免费阅读 三界必乱免费阅读 快穿炮灰女配要逆袭免费阅读 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免费阅读 火影:风灵月影绝不是挂免费阅读 长生妖道免费阅读 极品枭龙免费阅读 开局七道圣旨赐婚,我爹安排的免费阅读 七零:貌美知青带百亿物资撩糙汉免费阅读 木叶之锤爆忍界免费阅读

“爷爷先别生气。”

“孙儿虽然会提炼精盐,但是提炼精盐耗时费力,而且一斤粗盐也不过能提炼出半斤精盐。”

粗盐提纯对于学过化学的朱瞻圻来讲并不困难,不过是简单的溶解、过滤、重新结晶的过程。

但当时的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即便朱棣贵为天子,第一次看到朱瞻圻的精盐之后也大为震惊。

只是粗盐提纯的过程会让成本会大幅度增加。

经过前段时间的筹款赈灾,朱瞻圻清楚盐价之贵。

如果是精盐的话,老百姓更加买不起。

朱棣默然。

他也清楚,大明的盐政的“开中法”存在着缺陷,只是现在还没有到非整治不可的时候。

归根结底还是盐的产量跟不上。

如果大明每年的盐产量足够大,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盐商抬高价格一事。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叹息。

“要是大明的产盐区能够多产些盐,那该有多好,朕也不用担心那帮盐商压榨百姓了。”

朱瞻圻听的有些纳闷。

“盐的产量不是一直由朝廷在控制么?既然爷爷也觉得盐不够用,那就多产一些盐不就行了。”

朱棣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说:“小孩子又在胡说八道,盐可不是想产多少就能产多少!”

于是他将大明灶户煎盐的大体情况告诉了朱瞻圻。

大明有一部分百姓是世代相传的灶户。

跟农户、商户、匠户一样,灶户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只能祖祖辈辈以煎盐为业。

几户人家共用一口煎锅,烧柴将海水蒸干,来生产食盐。

这些灶户过的很苦。

整日蓬头垢面,烟熏火燎。

灶户中广为流传一首叫做《盐丁叹》的打油诗:

煎盐苦,煎盐苦,煎盐日日遇阴雨。

爬碱打草向锅烧,点散无成孤积卤。

旧时叔伯十余家,今日逃亡三四五。

……

而且煎盐所需要的柴草非常多,很多产盐区附近基本没有了成片的树木,大多都被砍掉当柴烧了。

因此即便是增加一些灶户,周边的可用柴草也是一个问题。

朱瞻圻听完之后若有所思,抬头对朱棣说:“既然如此,何不改用晒盐法?”

“晒盐法?”

朱棣和朱高煦两人一同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晒盐法。

只不过煎盐在沿海一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重视晒盐法的使用。

朱棣父子因此没有听说过。

于是朱瞻圻将建造盐田,引海水晒盐的方法说了出来。

朱棣听得非常兴奋:“此法果真能够提高盐的产量?”

朱瞻圻一时也不敢打包票:“或许应该可以吧!”

朱棣突然笑眯眯地盯着朱瞻圻,看得他心里发慌,预感指定没好事。

一旁的朱高煦都看明白了。

“爹,你不会想着让老二去给你造盐田去吧?”

朱棣瞪了朱高煦一眼:“混账东西!怎么能说是给我造盐田呢?是给大明!”

然后依旧笑眯眯地望着朱瞻圻。

“好孙子,大明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这事要是办成了,爷爷封你为亲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超凡者游戏免费阅读 辽东钉子户免费阅读 大叔小妻萌萌哒免费阅读 特工老婆:乖乖听话别闹了免费阅读 风在身后免费阅读 网游之刹界传说免费阅读 网游之BT死神免费阅读 帝国妖孽公主免费阅读 欢却琉璃免费阅读 架空民国:美人卷珠帘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