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上卷(29)年轻的决意(2/2)
但儿子在保护江豚这些方面的分析和举例,对老江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他想要从儿子的日记里读出来的,其实是切实的解决办法,或者哪怕是一点小江没有做出过行动的方向,都能帮助到他。
于是,耐着性子,老江揉了揉自己已经发涩发干的眼角,让自己强撑着继续看下去。
毕竟,看这种报告式的东西,实在是太容易让人产生困意了。
可就在老江鼓足了精神,继续向下看去的时候,儿子小江用在日记中的文字忽然笔锋凌厉,骤然一个转弯,严肃了起来。
“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热风》里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先生实乃我辈楷模,一言不过百字,传承百年未曾磨灭。中华之觉醒已然完成,然后世吾辈,仍需有一批又一批的觉醒者,承袭先生脚步与精神,步履不停,一直走下去。”
“保护江豚,是这股精神气的延续,更是我们继承先生精神的所在。为此,我必发奋图强,尽我一切所能,认真恳切地做好这件事。”
“或许,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但自己必将不是这件事的终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的事。若我一人的力量不够,那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终有事竟成的一日!”
“我心中已经想好了,加入江豚保护组织只是第一步,从我自己开始宣传对江豚的保护更是这第一步中的第一步。保护、呼吁大家保护江豚的方式与方法有很多,而网络,必然是其中逃不过的、重要的一程。”
“若能善用网络的宣传力量,我想,保护江豚一事便势在必得了。如今网络的发展已经空前强大,且有越来越强的势头,但这终究也只能是其中一步而已,毕竟,可以善用网络的人仍然不多,仍仅限于年轻一代中间。”
“若这一事业可以顺利发展,那我将穷尽自己的力量,通过报刊与电视,向中年人与老年人尽力宣传对江豚的保护,穷尽所能,无微不至。”
“我相信,一定有那么一天,人类与江豚可以和平共处。人类定然也能与这世上的所有水生生物和平共处,共享这天下的大江大河与大海。”
第二篇日记到此结束,抬手轻轻地把小江的日记本合上,老江只觉得酣畅淋漓,只觉得一股热气似乎从腹部直窜而起,穿过脊椎起大龙,直达天灵盖。
日记中,文字虽然仍显得稚嫩,但其中的热情与澎湃终究还是极力感染到了老江。
而更重要的是,小江从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网络。
如果连儿子都认同网络的力量,那自己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但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并不算顺畅,更何况网络的世界那么大,又有谁愿意听一个老渔民的话呢?
说不定,自己在网络上说话的话,那些网民们对自己的反应,该是和村人们一样吧...
想到这里,老江不由得狠狠地打了一个冷战。
村人们已经对自己表现出了明显的嫌弃,他自然是绝对不想要在网络上再次遭受相同的境遇。
可成功的机会似乎就摆在眼前,难道自己就要这么放弃吗?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种谚语是连老江都从小听大人、老人们说起的东西。
如果网络就是帮助自己做成这件事的根本所在,那么老江是绝对不愿意放弃的。
就在这纠结的当口上,老江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似乎这个人,是绝对可以帮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