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成立电影工作室(1/2)
.
邵一夫摇摇头,表示并不清楚。
李逸笑道。「对赌协议最早源于欧美那边的「棘轮条款」,是一种财务工具。」
「简单来说,那便是一种投资协议。为了尽可能的实现投资交易的合理和公平。」
「讲具体一点。」邵一夫追问道。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可以根据某项业绩标准签订条款。」
「例如,我同邵氏签订条款。一年的利润将达到多少。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标准,既将履行协议上的内容。」
简单明了,邵一夫轻笑一声,盯着李逸。「后生仔,你就真的这么有信心。」
「事在人为。」
李逸笑道。
「六叔,我的构想。是我成立一间电影工作室,挂在邵氏的名下。」
「电影工作室?这又是个新鲜的名词。」邵一夫脑中收刮殆尽,也没找到类似的词语。「同嘉禾的卫星公司有何区别?」
「区别好大。」李逸笑道。「这个电影工作室,是自负盈亏的。」
电影工作室这种模式,是徐老怪在84年搞出来的。
那时候徐克与新一城已度过了蜜月期,矛盾与日俱增。
新一城的主要制作方向,在于炮制迎合新一代观众的商业化喜剧片。而徐克更想拍一些更具个人风格的电影。
于是便提出离开新一城。
雷觉昆不忍人才外流,便通过金公主院线,资助徐克开设个人的电影工作室。由徐克自由创作,施南笙管理财政。
不过当时也有另一个说法。那便是徐克倒是其次,是雷觉昆不想失去施南笙这个管理发行的大将。
徐克的电影工作室成绩斐然,为日后的香江影坛奉献了诸多佳片。尤其在新一城倒下去之后,帮新公主强行续命多了一段时间。
「自负盈亏?」邵一夫顿时有些兴趣。「讲落去。」
嘉禾的独立制片人制度,其实就是由嘉禾负责出钱投资,不参与影片制作,只管宣发。
影片制作有卫星公司完成,只给予一定比例的分红。
而李逸的提出的自负盈亏,倒是有些新鲜。
「电影工作室由我同邵氏共同出资。我负责主要经营,邵氏负责宣发。」
「当然,影片也肯定是在邵氏院线放映。」
李逸答道。
「听起来好似不错。」邵一夫稳如泰山,他澹澹说道。「那你说的对赌协议呢?」
「电影工作室三年内,每年保底盈利1500万!」李逸已经做好功课,他继续说道。「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要求,电影工作室由邵氏全盘接受。」
笃!邵一夫手杖直插地面,身子勐然站起。
他目露精光,盯着李逸。「后生仔,你知唔知自己在讲咩野?」
拍一部戏赚钱不难,难的是要每部戏都赚钱。现在整个香江影坛,也就程龙,和新一城三巨头有这个本事。
洪锦宝都不行。
「六叔,我当然不是随便夸下海口。」李逸笃定道。
邵一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千五万,还有同人分,其实几百万的利润,对于邵一夫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所看重的,是这个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这个模式能给邵氏带来什么?
还有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否能做到?
「这么便宜我邵氏?总不会没什么要求,斋拿钱就可以了吧。」邵一夫微眯着眼,直勾勾地盯着李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