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 > 第52章 三更合一

第52章 三更合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成了柯学中的路人甲免费阅读 上交一颗星球免费阅读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免费阅读 降谷成为剧本组后免费阅读 娘子,龙袍请穿好,我要读书的!免费阅读 当GIN绑定了反派大小姐系统之后免费阅读 对不起,我爱的是你兄弟免费阅读 御兽:开局契约堕落天使免费阅读 误入仙山免费阅读 全民转职:开局觉醒苍穹主宰免费阅读

康熙也害怕户部尚书来哭, 毕竟这位老臣都那么大年纪了,总让他担心哭穷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暂时把火炮改善的事搁置下来。

另外就是, 他在丰泽园种的水稻,也终于到了丰收的时候。

康熙都顾不上那些图纸,一心扑在稻田里,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都要走不动路。

比起他这边的丰收,晚一些种下红薯和土豆的大阿哥和二阿哥, 田地里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两个孩子美滋滋,却不好比康熙还早收获,就耐心等了等。

康熙也不想两个孩子等太久, 选了一天, 就去田埂看了看,准备收获了。

只是他走了一圈,却发现中间有一根稻穗要大一些。

大的其实不算特别明显, 如果不仔细看跟旁边差别不是太大。

但是康熙隔三差五来看,看得还仔细, 自然发现这稻穗要大一点。

他收稻穗的时候, 就特意把这支稻穗单独留种,打算之后专门找一块地方来种这个,试试会不会后代也能大一圈。

尤其康熙还看了记录, 想找到这支稻穗比其他要长得大一点的缘故。

是肥料放得合适,是光照在这边最多,还是种下深一指,又或者是别的原因?

暂时康熙没能找到缘故, 只能说是偶然, 也可能这支稻穗的种子尤为强壮, 所以长得比其他要大一点。

他这边收获了,大阿哥和二阿哥那边也吭哧吭哧开始收土豆和红薯。

两个孩子一直小心伺候,施肥的时候用布条包着鼻子,反正始终亲力亲为。

他们也亲自感受到种田的不容易,哪怕是土豆和红薯这两种很好种的作物,依旧需要费心。

更别提是其他更难种的,需要更费心伺候的作物了。

而且今年还风调雨顺,没有暴雨,也不会太干,天公作美,种起来就更顺利。

但是收获的时候,土豆和红薯还是长得参差不齐。

有些长得大一点,有些就瘦小许多。

大阿哥百思不得其解,感觉每天伺候的差不多,怎么这些作物每个长得就不同了?

二阿哥想了想,觉得可能是犁地时候有些不够深,翻地的时候有些没有弄得更仔细,再就是浇水和施肥的用量并不一样。

有些多了有些少了,有些恰恰好。

所以有的就长得茂盛,收获多,有些就长得瘦小,收获也少了。

两个孩子思索了一会,麻利把强壮的土豆和红薯留下来做种,打算继续种,好歹被康熙给拦下了。

“这天色要凉下来,几个月后就很冷了,种在土里,这些作物都要冻死。”

这时候再种一次就太晚了,只能等明年春天之后暖和了才能再种。

大阿哥和二阿哥还十分遗憾,毕竟种田虽然辛苦,但是收获的时候特别愉快啊!

当天他们在住处都用自己亲手种的土豆和红薯,让御膳房做了晚饭送来。

哪怕只吃这两种,以前那么单调,他们必然挑食,不乐意多动筷子。

但是这次不同,都是自己种的,两个孩子吃得美滋滋,胃口比平日还好一些。

为了品尝原生的味道,御膳房只用最朴素方式来烹饪,那就是蒸熟。

康熙看得欣慰,想着等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长大一点,也能拥有自己的田地,然后种上一些。

知道粮食不容易种,他们以后才会更明白农业的重要,对农人也更为关注一些。

孩子们吃得香,康熙这边也丰收了,自然也要给身边人品尝。

除了留种等着明年种下的,其他一部分送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品尝一二。

余下的就送到重华宫来了,让顾凝宸尝一尝。

顾凝宸馋土豆很久了,炸土豆条、土豆炖肉、炒土豆丝、土豆饼、酸辣土豆和土豆泥,光是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她一听大阿哥和二阿哥那边只把土豆蒸熟,剥皮来吃。

这种朴素的吃法,顾凝宸是绝不能接受的。

什么滋味都没有,对得住吃掉的土豆吗?

她直接写了一排菜名,烹饪方式都写明白了,让陈女官带着去小厨房,让杜御厨来做一桌土豆宴。

杜御厨还真是第一次知道土豆居然有这么多种做法,他不识字,只能麻烦陈女官念上几遍,用心背下菜谱,再把菜式一个个做出来。

等康熙过来的时候,看着一桌子土豆做的菜式,也颇为惊讶:“朕还是第一次知道,土豆能做这么多菜式?”

顾凝宸笑着道:“这是自然,土豆的吃法多得很。”

要是有黄油的话,配上土豆泥抹在馒头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么说起来,土豆渐渐推广起来之后,就成了欧洲那边的主食了。

跟这边不同,那边吃米饭和面条都少一些,大多是各种面包。

再之后就是因为土豆的出现,欧洲的菜谱才有所变化,没那么单一了。

顾凝宸眨眨眼,要是他们这边的土豆增产,多到数不清的时候,是不是能把土豆高价卖回去欧洲了?

连带把食谱也卖一卖,感觉能挣上不少钱!

她跟康熙一说,后者一听也笑了:“不错,是个好办法。回头土豆留种了,在各地种起来,百姓们都不饿肚子,还有余粮的时候就能高价卖回去西洋人那边。”

他也曾听传教士提过,在他们的母国,吃的东西确实不多。

等来了这边,他们才感受到原来一种食材能做出那么多美味的菜式来,于是一个个都不太想回去了。

想想他们回去不是吃冷硬面包就是吃水煮肉和烤肉,然后就没别的了,实在单调,味道也不怎么好。

毕竟欧洲那边,如今烹饪的方式也没多少,不是烤肉就是水煮,调味料都不多,吃过这边的菜式之后再回去,实在食不下咽了。

康熙当时还觉得传教士们是在恭维,说好话罢了。

后来从海商口中得知,传教士们还真没说谎,他顿时对这些西洋人有些同情。

吃都没能吃好,日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也难怪那些西洋商人和贵族,去酒楼吃过后惊为天人,住下后都不想走了。

每次走的时候,还会从酒楼里打包一大堆的吃食。

虽然酒楼掌柜说这些吃食放不了太久,要尽快吃完,不然就要坏掉了。

可是这些西洋人还是会买很多,有些甚至会从酒楼买冰块,好保存久一点时间,就足见他们多舍不得,在船上都想要多吃几天。

好保存的干粮,他们还能多吃一段时间。

要不是保存的时间不够长,这些西洋人巴不得再多买一些!

土豆经过烹煮后,这一桌菜式就没有不好吃的。

真把这菜谱卖到西洋人那边,只怕能赚个盆满钵满。

但是康熙并不想把菜谱就这么卖掉,那就太便宜西洋人了。

他吃过饭后,跟顾凝宸说了起来:“朕只听海商和传教士这边打听消息,对西洋那边还是不够了解。这次要不是海商顺势带来了土豆,要去那边茫茫人海里找,犹如大海捞针。”

如果他在那边有人有势力,寻找需要的东西,那就要方便得多了。

而且还能随时随地探听消息,买卖也不能只有西洋人能做。

顾凝宸是听出来了,西洋商人在这边买下货物,船队带回去就能翻好几倍甚至十几二十倍的价钱转手。

如果康熙也有这样的一支船队,带着这边的货物卖过去,是不是也能换来大笔的财富?

比起只能等着这些西洋海商过来采买,实在太被动了一些。

康熙还有很多想要做的地方,但是国库确实是个问题。

看户部尚书苦哈哈的样子,总不能一直等着西洋海商来送钱,不如直接过去抢钱?

顾凝宸感觉康熙真的很有想法,却也很赞同,微微笑道:“皇上,这主意极好。咱们这边的好东西多,要一船过去,自然也能换来更多的财富。”

“只有一点,我担心路上会遇到海盗,另外船队配备的武器可能还不够震慑这些人。”

换言之,就连水师的武器都不够厉害,更别提是康熙组的商队了。

但是让商队配备水师的装备,又着实危险,如果这人忽然有了别的心思背叛了呢?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可是不配备,商队带着那么多值钱的东西,自然会引来海盗或者其他觊觎之人,只怕到不了欧洲,船上的货物也要便宜了别人。

康熙笑笑道:“凝宸跟朕想的一样,确实让船队去西洋贩卖货物是个好办法,却也危险。只是水师如今暂且没有出动的任务,保养船只却要费大价钱。”

她眨眨眼,不会是自己想的那样吧?

康熙竟然打算让水师伪装成商队的样子,然后去西洋抢钱,啊不,贩卖货物来挣钱吗?

这个想法实在很大胆,但是转念一想,却也是个好办法。

毕竟养水师真的是一大笔钱,水师如今确实也没有出动的地方。

弯岛给拿下来了,周边的海盗如今闻风丧胆不敢靠近。

水师除了平日的巡逻之外,就很少能动。

但是他们哪怕不怎么大动,每天船只和武器保养,水师的士兵依旧需要吃饭养家,月钱少不了,粮草也不能少。

那么一批人,哪怕遣散了一部分,转而到陆上做守卫,却依旧留下不少,这些人养着每一天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水师就这么养着,很容易就会养废了。

花着那么多钱还闲置,最后还养废了,这跟把钱扔海里有什么区别?

扔海里好歹能听个响,这个就未必能有个响了。

康熙重新拿起火炮的图纸,如今的火炮都是明代传下来后,只稍微改动。

最有名的自然是红夷大炮,在对战弯岛的时候,从郑氏那边收缴了一批轻火炮。

炮身要轻上许多,移动更方便,适合安装在船只上,拆下来也能在陆地上用,可以说非常方便了。

这是郑氏之前花大价钱从英吉利和荷兰那边买来的火炮,再多加改良成如今的样子,却被康熙全部收缴,算是便宜了他。

康熙得到后也火速送去火器营,希望能够仿制。

工匠确实仿制出一批来,因为炮身轻,在两轮车上推着就能移动,陆地上能用,只是因为轻,所以炮弹也轻,弹药要少,射程不算远,威力勉强算一般。

海战的时候确实能用,毕竟在海里,船只之间也不远,用这个不会增加船只的负担,确实很适合。

如今水师安装上这个,再出海的话也不必担心海盗了。

之前火炮用的也是前置弹药,因为顾凝宸的启发,康熙打算改为后置弹药,那装填弹药的速度能更快。

在战场上,谁的装填弹药的速度更快,那么几乎可以掌握住胜利了。

康熙在图纸上改良了一番,还搂着顾凝宸让她看了一下。

顾凝宸看着没什么问题,康熙就送去火器营让工匠尽快做出来。

工匠自然卯着劲做,但是也需要材料,这就要钱了。

户部尚书看着火器营又是一大笔支出,感觉愁得头发都要掉光了。

王谈安慰上峰道:“大人不必担心,皇上如此必然有深意。”

每次康熙花钱,之后都会加倍赚回来。

看看那个叫工业园里面的作坊,如今日进斗金都不为过,户部尚书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户部尚书叹气道:“武器改良需要的时间长,花费更大,不是小打小闹。我就担心皇上热衷于此,国库很难承受如此大的耗费。”

王谈就明白,户部尚书是怕皇上打仗打上瘾了,以后要是频频打仗,国库再厉害都要支撑不住。

哪怕如今有不少进项源源不绝送到国库,总归支出比进项要大还要快,户部尚书会担心也是无可厚非。

后来户部尚书得知康熙要让水师假装商船出海,更是担忧了。

这出海的时间不短,那么大的船队出去,花费又是一大笔。

比如船员吃的用的,比如船上大批的货物,要送过去后没能卖上价钱,那一路上的钱全打水漂了。

户部尚书只要委婉劝阻康熙,感慨如今还不是时候,等国库再充盈一些再做打算为好。

火器营那边制造新式火炮的进度相当快,他们在原有的火炮上进行改良,就能更快了。

不然从头做起,那就得花费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毕竟火炮最难做的,就是炮筒,需要慢慢打磨出来。

哪怕用上康熙的机器,也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直接在上面改良,那略过了炮筒的制造,就要快得多。

按照如今的进度,半个月就能改良好第一个新式火炮,后边熟练了,进度只会更快。

康熙听说后心情不错,但是听见户部尚书的话,脸色又沉了下来。

他知道户部尚书一直希望国库填满大部分,康熙再用,也能有备无患。

不然遇上天灾人祸,或者中间的进项有什么差池,那国库一时后继不上,就会跟之前一样陷入窘迫的境地。

户部尚书完全是为康熙着想,但是这想法却太落后了一些,完全跟不上康熙的想法。

王谈见户部尚书在早朝的时候出列,跟皇上提出此事,就明白他的机会要来了。

果不其然,康熙对户部尚书颇为失望。

虽然户部尚书的出发点是好的,话里话外忧心忡忡,但也是对他没有信心了?

而且把国库填满之后才开始计划其他,那就太慢了。

康熙摇摇头,只留下户部尚书去御书房谈了谈。

没多久户部尚书就递了折子,说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大不好,准备致仕。

按照以往的规矩,康熙来回拒绝了三次,这才同意了。

户部尚书光荣退下,王谈直接被提了上来。

众人也不意外王谈来接班,毕竟原来的户部尚书已经把大部分的差事交到他的手上,户部基本上是由他来做主。

王谈上去,自然赞同康熙的做法,努力维持住国库的稳定,也让康熙能够继续大展拳脚。

这就让康熙颇为满意,要束手束脚的话,他很多事就不好做了。

换了户部尚书,钱迅速到位,材料也是,火器营那边进展也顺利,很快就把第一批改良后的轻盈火炮送到水师的船上安装,让他们去更远的外海试验一番。

水师只有几条船出发,打算在远一点的地方停下,然后对着外海发炮,看看射程和威力如何。

当然就对着海面发炮,不太能看出威力,却也聊胜于无,总不能随便对人发炮吧?

然而让水师没想到的是,他们出海没多久,竟然遇到了附近徘徊的船队。

这船队上挂着商队的船帆,但是上面的血腥味,隔着老远,水师这边都能闻得到。

足见这船队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估计刚被海盗抢了船只。

海盗之前伪装成海商的样子到处走,很多一时没防备就中招了。

水师出海,康熙交代过要掩饰身份,所以他们并没有挂上水师的旗帜。

哪想到他们一出来,就遇上大鱼了?

正好这火炮找不到对手,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这对手不就来了?

对面的船队也发现了水师的船只,看他们的船保养不错,只以为也是商队,就觉得运气不错,又能赚一笔了。

他们假装上了要靠近的旗子,颜色又是最平和打算要交谈做买卖那种,知道这样的旗子挂上,很多商队就没有太防备。

水师这边将计就计,慢慢靠近,渐渐都能隐约看见对面那些人。

他们还带着千里眼,在高处的斥候遥遥相望,很快下来禀报道:“对面一条船的甲板上有二三十人,甲板上有货物,还有人躺着,估计刚抢完船,人还没有彻底清理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软诱免费阅读 渣男逼我离婚?转头高嫁京圈大佬免费阅读 只偷吻你一下免费阅读 我家师妹身娇体弱,怎会是大魔头免费阅读 被修仙外室逼死?我提剑杀上九霄免费阅读 我的闺蜜我做主,让她追谁就追谁免费阅读 被挖灵骨,她带三千神兽杀疯了!免费阅读 先婚后爱,三爷的报恩小娇妻免费阅读 你发癫,我种田,带着全村去修仙免费阅读 变态顾总又咬我,好想拐走亲一口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