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我娘二嫁拿了宠妃剧本 > 第29章 易经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29章 易经的正确使用方法(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生惯养免费阅读 穿成炮灰真千金后我躺平了(美食)免费阅读 西国犬妖与修仙大佬免费阅读 倒霉少女的立海日常免费阅读 撒娇精穿成了道系大佬的未婚妻免费阅读 [原神]我,兰那罗,尘世闲游免费阅读 炼剑免费阅读 重生后学神老公非要我学习免费阅读 [综原神]最后的女王免费阅读 外室她不干了免费阅读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 亨,利,贞。

初九:潜龙, 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 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 吉。”①

林从捧着书卷, 认真读着。

要问一个物理专业的在古代学玄学是什么感觉,林从可以用三天的学习真诚的告诉你:

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林从在学之前一直不大明白《易》为什么是九经之首, 设教之书, 更想不通为什么世家会用《易》这么高深的教材启蒙, 孩子能听懂么, 可等他家先生一教, 林从才明白:

人家压根就没指望你听懂, 人家只是拿来让你认字而已!

也就是说, 像林从读的第一句,“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人家只是为了让幼儿认识“乾”“为”“天”“上”“下”五个字, 知道这五个字怎么读,知道这个字怎么写,至于这句话什么意思,抱歉, 先生压根不教。

所以说, 世家用《易》给孩子启蒙, 只是把《易》当成汉字表。

那既然只是把它当成汉字表, 那么用《百家姓》《千字文》和用《易》有区别吗?

没区别啊!

所以只要它是字,并且念起来朗朗上口,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就行。

就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念起来是不是很押韵很朗朗上口。

那这就够了!

而至于世家为什么喜欢用《易》而不是《千字文》来教孩子认字,林从这几日也想明白了,一方面是《易》有六千多字,比《千字文》字多,容量更大,二是如今科举考九经,易是科考内容,那既然识字哪本都行,那干嘛不选本科举考的,现在不仅能识字,还能把内容背下来,等到大了再由老师教内容的意思,准备科考,岂不是更方便。

如此一来,《易》自然成为各世家启蒙的首选。

其实这种教学方法,鲁迅的先生,就干过,鲁迅的先生就给鲁迅讲了,“不求甚解”者,就是不去看注解,而只读本文的意思。(你只识字,别管意思,其他的,等长大再想)这事还被鲁迅他老人家写在书里。

而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教学方式。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教学,其实还和语文这个学科有关。

语文,是所有科目中分层最不明显的科目。

在高中,曾有个打趣的说法,说高中语文老师是所有学科老师最难干的,也是最轻松干的。

因为语文老师再努力,学生的语文也很难考到130,语文老师再摸鱼,学生的语文也不一定掉下100。

再例如林从学校的早年一次月考,月考是高一高二一起考,题也各自组长出的,由于只是小考,试卷也很不规范,只写了《语文月考试题》,结果试卷印刷出来,高一高二抱错了,开考半个小时,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发现,一直等到做到古诗词填空题,高一的许多学生才一脸茫然地发现这十个空都没背过,众人才发现两个年级抱错试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免费阅读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免费阅读 乖乖恶女囤货千万,在线等末世免费阅读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免费阅读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免费阅读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免费阅读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免费阅读 春夜失陷免费阅读 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免费阅读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