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七国之乱(一)(2/2)
在诛吕中,孝惠皇帝的六个儿子也全部被杀死。
这次血雨腥风的宫廷政变后,野心勃勃的齐楚两国并没抢到胜利的果实,代王刘恒却在功勋彻侯帮助下,意外登基为帝。
孝文帝刘恒一旦位置坐稳,继续对关东诸国实行了分拆。
所以,分拆和削弱关东各藩国,几乎是每位君临天下者必做的选择。
因为他们势力过大,势必威胁皇权。
而晁错也不过是提前看清了大势,所以一直力谏刘启实施削藩。
但晁错明确提倡削藩,不仅得罪了关东诸藩国,也遭到了前朝大臣们的反对。
症结依然是大汉开国时种下的。
高帝刘邦以一个中阳里农夫的儿子,靠与吕家联姻逐渐走向上层社会,最后靠团结所有力量打败了大秦与项羽实现了坐拥天下。
但在征战的过程中,高帝对能帮助自己取得胜利的所有将领承诺:胜利了,大家一起“共治”天下。
所以刘邦称帝,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在管理国家上却要“共治”,所以开国后,高帝除了分封了关东各藩王,还分封了一百多名有军功的彻候。
由这些彻候组成三公九卿等百官,与皇帝一起共同治理国家,而且三公之首的丞相权限极大,几乎垄断了朝廷的治权。
天下“共治”结构,对汉初的稳定很有帮助:皇帝作为天下共主,名义上统治天下,权力实则被分散了。
以国土划分:关东诸藩王们统治最好的中原和南北两翼地区;长安的管辖地则主要在关中。
在朝廷的权力分治上:皇帝负责与三公共同决策,治权上却被以三公为首的百官垄断。
有些决策,如果三公九卿不配合,皇帝简直寸步难行。
而把持朝政的功勋集团,也是靠制约皇帝的权限,完成“共治”目标的。
所以,皇帝,百官、关东诸藩国,三者其实互为依存互为制约。
皇帝与百官一起,制约着关东各藩,让其不敢造反;皇帝与关东各藩又是同血亲的刘氏宗室,能制约着长安的百官不能造反;关东各藩与长安百官又心照不宣地互相照应,不能让皇帝独大,以防侵犯下位者的利益。所以,这种结构,哪一方也无法独大、独裁。
但大汉开国四五十年后,情况却慢慢发生了改变,因人口增长,财富累积,关东诸藩的实力,越来越大。
皇帝也一代代往下传,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的权力受限,尤其要站在天下共主的格局上,通盘考虑国家利益,就会与其他两方产生矛盾。
而由功勋集团组成的百官,随着影响力很大的开国元勋们逐渐老朽、死去,功勋二代们也无法像父辈们那么杰出,所以势力相对削弱,但对权力也更加敏感。
在孝文帝一朝,像丞相周勃、灌婴这等开国元勋在时,几乎说什么是什么,功高震主,皇帝几无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