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课(2/2)
如果详细了解古代史国这段历史,那就会发现,在这段至暗的时期里,那远远不止“礼崩乐坏”这样简单。
黄巢起义杀掉损伤了许多的公卿世族,与之同来的是这些通过起义或叛乱而割据的大军阀们对文人礼教等发自内心的不屑,对知识分子的轻蔑和迫害导致了他们彻底抛弃礼治、完全就是野兽的行径,崇尚武力,有什么就靠武力和拳头就是了。
根本不在乎什么天理人伦,他们是彻彻底底把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儒”放在地上践踏。
所以,这也才会有五代十国这么一个情况的出现:帝王将相甚至会连字都不认识。这种时代已经不是能用简单一两句话来概括的了。
李晓诗无奈着,两宋的文人们也纷纷点头。
就是就是,一群茹毛饮血的野蛮人,让这种人掌控国家大权,那就是为祸天下!没听到李晓诗说的么,这些五代十国的统治阶级们,那简直就是禽兽和妖怪啊……?礼教、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然国家迟早会变成蛮横无理的疯子国度。
呵。
一群莽夫。
他们这么想着,就见天幕上的李晓诗挠了挠头,语气有点不太肯定,很是迟疑:“嗯……所以,可能这也给之后的宋朝做了个参考吧,让他们往另一个方向去了——极大程度地重视了文化,让华夏
文化璀璨了起来。而且又有世家元气大伤的问题在这里,士族不再垄断科举考试,之后的宋元明等的考试也更加公平了。
还是那句话,历史都是有两面性的。
有其黑暗反面,对于当下的残虐,就也有在后世宏观史学上看待的正面意义,不管是促进还是其他的,历史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
随着学习的越多,李晓诗对这一点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了。
但她很懂事地没把
这种话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因为这对于生活在五代十国的百姓来说,可能是一种二次伤害,字里行间都会充斥着后世的傲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虽然分立割据,但远至秦汉近至隋唐,带给华夏民族每一个人的‘大一统’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长期政治统一的思想影响着每个地区的人们,所以,在之后的华夏,分久必合,这也是个必然的趋势了。
在这样的结束语中,这长而又长的一节课终于到了尾声,课本上的内容差不多就到此为止了,不过李晓诗很贴心地补充了一点其他的内容。
“其实五代十国也不全是黑暗的,像是当时吴越境内,钱塘江就经常被海潮侵袭,每次都会有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当时的国王钱锣就组织了人去修筑堤坝治理钱塘江,很认真地在治理这一片地方,所以钱塘江这一带就逐渐变成了十分富庶的农业区。
“还有周世宗——”
周世宗?
这是周的皇帝么……按刚刚天幕的说法,后周?柴荣疑惑。那不就是他们么。
李晓诗再抿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周世宗是‘五代’中最后一代、后周的皇帝,他跟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苻坚一样,都是有着很远大的——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志向。
柴荣:好的。
周世宗可能就是他了。
并且,他在位期间大力实施改革、力求扭转整治这一片混沌的局面。但相比苻坚,周世宗没有那种大的战略上的错误,他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办事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有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还为农民减轻负担。轻赋税等;军事上更是重视中央的禁军、不断削弱地方的兵权;而且还有重修礼乐制度等,为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新制定规则。并且同时,周世宗还带人征战北南,下定决心一定要统一全国。
“周世宗统治下,后周的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逐渐开始复苏。后世我们的史家称赞周世宗有神武雄略,是一代英主。
“唉……可惜天不遂人愿,这位有着雄伟志向的北周皇帝因为身患急病,在三十九岁那年就去世了。不过——”
柴荣:.…不过?
三十九岁就死了,
好早。
还好他现在有跟着养生了……应该不至于再出现天幕上的情景了。一代英主啊……能得这么个评价,不错。
李晓诗:“不过周世宗虽然去世得很可惜——也算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但不要紧,他的一位好部下、很受重视的一位部下,老赵同志,之后会接过他未完成的事业的~
已经知道周世宗是谁的周世宗·柴荣本人:……谢谢?
不是,老赵是谁啊?
疑惑只有一瞬,想到之前在那个“游戏”放出来的视频中见到的那位宋太.祖,一个名字差点脱口而出:……赵匡——
还有,这到底是怎么个“接过事业”法、这个谢谢他还应该说么?赵匡胤:。
谢谢,给孩子留点隐私和底裤吧。
他虽然已经是皇帝了,但那还有周世宗活着的时期、没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呢啊!!远在蜀汉时期的诸葛亮:版权费结一下,谢谢。
别的也不要了,给陛下来一辆自行车吧,他好像真的很想要。
“周世宗的改革让后周强大了起来,为之后北宋的一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柴荣:...:)
老赵人呢?找过来聊聊。赵匡胤:.…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