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满朝文武竟都是他的人(2/2)
加上许家买官卖官的事,董平励这个进京城的时机,重重联系在一起,让人不怀疑才有鬼呢。
姜小月将这个最新的发现告诉了两人。
他们也一致觉得确实很有问题,君主立即安排黎旭辰从董平励入手,看看徐承卫买官卖官这事还牵扯到朝中的哪些官员。
或许从这些官员的身上便能找到新的切入点。
除了黎旭辰,君主也暗派了数名暗卫紧盯着徐承卫的动态,力求能早日发现徐承卫的问题所在。
事情直到数日后,才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除了董平励,历年来朝堂之中没有经历过科举的大小官员共有47人,其中可以说是来路不明的,大约有35人。
这35人中,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发现与徐承卫的关系。
其中就包含了董平励。
但好在,也有几人能发现与徐承卫多少是有些关联的。
他们中的大部分跟董平励一样,多为没什么实权的小吏,但也有一些是在朝堂之上有话语权的大官。
而一下子引起姜小月和黎旭辰注意的,当属谦城的郡守——言广义。
若要说这言广义和徐承卫之间的关系很亲密,那倒也不是。甚至是远到,若你不刻意去探究,是绝不可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言广义妻子的父亲曾拜读于元都有名的书院——正源书院,而徐承卫小叔也曾在那就学,现在更是留在了书院里,成为一名教书先生。
言广义自科举后,最开始任职的地方正是燕平梁县。但他在那仅仅半年便因为围剿山贼有功被特调前往了谦城任职县令。
这山贼便是燕平山寨,而当初剿匪时曾有一名山贼弃暗投明,这山贼的名字叫王庆,正是当日和贪官们一起串通要将贪污案陷害给山贼们的那个山贼叛徒。
三年后,言广义又因治理有方,被升任为郡守,直至今日。
若是按照吏部的记载,言广义科举后便再未回过元都。
参加科举前也并未拜在徐承卫的门下,甚至他还是一股子“清流”,没有去参加当年的徐承卫承办的诗会。
就好像,两人从未有过任何交集一般。
但这关系中的错综复杂,千丝万缕,还是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
姜小月回忆起那日商队与山贼的纠纷,“怪不得,那梁县的赈灾银可以正大光明地走官道运输,谦城果然是有他们的自己人。”
除了言广义,他们还查出宫内、宫外各部门的官员,牵扯之广,可以说徐承卫最起码是涉足了半壁朝野。
三人整理着名单之时,君主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徐承卫怪不得有恃无恐。
毕竟动他,就似乎是动了全朝野。
最恐怖的是,就他们目前已经掌握的人员名单中,就涉及数位武官。
这些武官手中的兵权加在一起大约是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一。
那……还有他们不知道的呢?
徐承卫老奸巨猾不可能没有底牌。
君主只觉得一时之间全朝野除了黎旭辰可能再无他可信之人。
若是如此,怪不得徐承卫想尽办法要筹钱,毕竟手下养着这么多人呢?
如没有权势、金钱的诱惑,又怎么可能让这么多文武官员拜倒在他的长衫之下?
君主的眉头已经皱到,绝对可以夹死蚊子了。但有些话姜小月还是得说,“或许,我们目前得把重心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