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伏魔(2/2)
这么多年来,上官诺坚持练习,不仅身强体壮,而且也有不俗的战斗力,等闲三五个人也不是他对手。
感知到少爷起床,小谷子停止修炼内功,跑过来陪少爷踢腿练拳,二人呼呼喝喝你来我往进行徒手搏击,视觉上看着非常有力非常精彩,实际上主要是小谷子给少爷喂招。
过了一会儿小彪子听到声音也加入进来,经过一晚上修养,再加上上官诺珍贵药剂修复,他也恢复到最佳状态。
三人各自为阵,只用招式,不动内功,足足打斗了半个时辰才停歇下来,上官诺大汗淋漓浑身湿透,小谷子小彪子不过微微见汗,脸色稍显红润。
三人仰躺在草丛上,都彪疑惑问道:“少爷,您这么高明的拳术,为什么不修炼内功,需知练功不练气,白练一场空?”。
上官诺边喘气边道:“我这是体质问题,否则小谷子哪敢在我面前嚣张”。
“少爷,您又冤枉我,小谷子哪敢在您面前卖弄,我这点微末伎俩,哪能入您老人家法眼?当年我师傅他老人家就是不信邪,结果被老爷胖揍了一顿,如果让别人知道我又鼓动您这大文曲星练武,估计老爷不会轻饶我”。
小谷子接过话头,夸张的回答道。
上官诺不以为意,轻笑两声,冲着都彪吐槽道:“当年,我和这小子一起开始修炼武功,结果我啥感觉也没有,他可好,进境迅猛,让本少爷无比羡慕”。
“尤其是他轻功大成后,整天高来高去,追风逐草,风骚无比,让府里的小丫鬟们竞相追捧,可是把其他老爷门儿的醋坛子都打翻了,他家的门槛都被媒人踏平了,结果这小子大晚上跑到媒人家里祸害,可是气坏了他老娘,险些与他断绝关系,哈哈”。
小谷子满脸骄傲地道:“那些庸脂俗粉怎么能配得上我谷大侠?我追求的是江湖中的儿女情长,也不知道那些侠骨柔情的侠女到底是什么样的?本大侠能不能征服一两个,嘿嘿…”。
说着说着,他脸上的骄傲变成了意淫,嘿嘿笑个不停。听到这里都彪总算明白为什么小谷子从开始就揪着侠女的事迹不停问,感情根子出在这儿。
简单吃过早饭,上官诺、小谷子、都彪利用富伯搭建的简易洗漱室洗了个澡,洗过后在炎炎夏季顿感清爽很多,当然小彪子面对新奇的淋雨自是又一番感叹,不过他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加,不再那么一惊一乍。
几人收了帐篷,骑上马匹再次踏上征途,上官诺一马当先,沐浴炽热的阳光如无物,小谷子衣?飘飞,寒暑不侵。
大富慈眉善目,黝黑依旧,只有小彪子骑着黄马,走着S路线,大汗淋漓,不停的拿着水袋灌水。
偶尔他纵马跑到前面,回头一瞥间,发现三人视酷暑如无物,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本以为自己眼花,但细瞧一眼纷纷让路的行人,皆是和他一般汗流浃背,心中的莫名更深,认真的找了找理由,只能归结于自己的骑术太差,耗费心力过甚,于是狠心卖力锤炼骑术。
蹄飞尘扬,跨山越澗,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几人便跨出安山府进入定山府,距离黑剎山老巢不远了。
说起云曹州的府县设置非常有特点,编制上可称之为一州二十五府十三县,意思也就说一个州辖二十五个府,每个府辖十三个县,这也是整个梁国州府县政权架构方式。
云曹州之所以称做云曹州,是因为云曹南北分界明显,以云岭为界,南部山地丛林地形,多以山名定府,如,安山府、定山府、奥山府、驼山府…北部丘陵平原,天高云阔,习惯以云名定府,如,流云府、霞云府、海云府。
黑刹山便坐落于安山府、定山府以及齐山府交界之地,三府交界地有一片广阔的丛林,山高林密,生态原始,不利于大型部队活动,所以梁国虽多次派兵围剿,但最终都因地形原因不了了之。
军队不能剿,更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有些作恶多端的悍匪,在官府缉拿下,无处可逃,经常选择投奔黑剎山,久而久之,造成它能人无数,尾大不掉。
有时候更是公然与官府唱反调,让三府知府恨得咬牙切齿,让管辖这篇地域的净岩县知县战战兢兢。
在大富引领下,几人穿镇过县,终于来到净岩县地域。在县城外荒野之地赶路时,还不觉得如何,待进入方圆几百里的那唯一一座县城。
他们才真切的感受到此处与它地截然不同的风气,不提那更加彪悍的民风,单说无处不在赌场、妓院就让人大开眼界,加上街上混混成群,打架斗殴不断,真是让正直善良的几人,极度不适应。
更颠覆他们观念的是,小谷子好心帮一个小乞丐打跑了欺负他的恶汉,结果小乞丐不仅不感恩,反而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地盘。
伙同一群小乞丐要打劫他们,搞得小谷子着实难以接受,出重手狠揍了他们一顿后,盘问那个小乞丐为什么要这样?
结果小乞丐理所当然的道:“你们一看就是肥羊,我不打劫,难道留给别人?”。
气得小谷子大骂他们匪性泛滥,不可救药,小乞丐不服气,梗着脖子反骂他装清高,最后说了一句:“这个地方不都这样?”,让小谷子沉默难辨。
上官诺,小彪子毕竟见多识广,放走小乞丐一伙后,劝慰小谷子一番,才让他心情好受些。
不过,经此一事,也让上官诺认识到黑剎山对这个地方的影响,这里已经完全生活在它的阴影下,人们的价值观完全奉行土匪的那一套狠辣决绝、弱肉强食,没有一丝同情心、善良心。
几人之所以来到净岩县城,一来是补充补充物资。
二来是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糊涂县令。
他们在路上就听说了不少那位陈县令的“光辉事迹”,什么升堂睡觉、什么助纣为虐、什么拖沓不断等等。
事情听多了,任谁都会好奇:“大梁官场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官员?”。
可当他们设身处地感受这里的实际情况后,最初始的想法开始动摇,毕竟从不知名小道消息中,他们可是知道前几任来的县令个个踌躇满志,誓要铲除这里的毒瘤,结果无一例外死于非命,甚至行凶者至今都逍遥法外。
只有这位陈县令,貌似糊涂荒唐,却稳稳坐在县令宝座上,让黑刹山的悍匪们退避三舍,至今维持着大梁皇朝对这里的统治。
第二日,上官诺拿着自己名帖登门拜会陈县令,守门的衙役接过名帖,见他年纪轻轻却是身具秀才功名的儒生,不敢怠慢,恭敬说了声“稍等”,急急忙忙跑到后宅给老爷报信。
上官诺几人也不着急,趁此机会认真打量这座净岩县衙。没有想象般破败老旧,反而比一路走来见过的其它县衙还要恢弘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