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鼎食(2/2)
合身的素白儒褂,将他的气质衬托的温文尔雅,曾经威严四射的黑眸变的淡然平和,再没有逼人的气势。
正要站起身给大皇兄道个万福,却猛然醒悟过来。
“不对!大皇兄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他和二皇兄正在古风帝国,等待血脉洗礼仪式,来之前听父皇说仪式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他此刻肯定正安心在古风帝国等待!”。
心思翻转间,她停下身再次细细打量,将眼前人与印象中的大皇兄认真比对,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之处。
比如,身高上此人要稍高一些,眉眼上比大皇兄也更加英挺一些,而且,有处很明显的细节,大皇兄眉角有明显的伤疤,此人没有…。
总之,虽然两人外貌上至少有八九分相似,可真正熟悉的人还是能分辨出不同。
还有一点令铭玉公主笃定的原因是两人的气质,印象中的大皇兄从小便带有种难言的皇族贵气,穿衣打扮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即使是平民的衣服,穿到他身上,也掩盖不了那股威严贵气。
上官诺则是另一股气质,随意淡然、自信洒脱,浑身上下包裹着书卷气息,浓墨般的眼睛里平静深邃,闪烁着智慧光芒。
说话时,声音如清泉叮咚沁人心脾,她熟知的大皇兄声音只会让人敬畏,绝对不会给人此种感觉。
“天下间怎会有如此相似之人?”。
心里的紧张让她默默捏紧掌心。
良久,她语带探究地询问道:“二位公子哪里人士?在何所学园就读?”。
虽然问的是两个人,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停在上官诺身上,紊乱的方寸让她完全顾及不到语气中的急促,更难以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态。
心中盘算三皇子会出什么难题的上官诺注意力始终放在公主身边的他身上,根本没注意到公主殿下的异样。
听到她的问话,机械的回答道:“学生上官诺,祖籍安山府云台县五河镇,蒙上偏爱,有幸在青园书院功读”。
宁岩偷窥着近在咫尺的公主,完全被她靓丽的容颜折服,借着回话的机会,他不卑不亢地抬起头,光明正大地看了两眼公主那张精致的小脸。
从容道:“学生宁岩,南岭偏山府人氏,孑然一身,与上官兄一起就读于青园书院”。
“原来是青园高才呀,难怪三皇子殿下非要邀请二位同桌,一会儿铭玉定要好好欣赏两位公子的才华”。
她放低态度嘴上客气道,心里则是另一番想法:“安山府云台县上官氏?以前从未听人提起,显然不是皇族中人,可样貌怎会与父王、大皇兄如此相像?若无血缘关系天下间很难有这样的巧合吧,难道...”。
她心中浮出一个大胆的猜想,以前听嬷嬷们说过,父皇年轻时曾在江湖上闯荡过,难道是那个时候在外留情的缘故。
“如此说来,上官诺不会是私生子吧?”,她思绪飘飞,以为自己掌握了事情的真相。
“这也说不通呀,以父皇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私生子流落在外,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把他接回皇宫呢?”。
新的疑惑涌上心头,越想越觉得真相深深隐藏在迷雾中,好在她也不是刨根问底的性子,以她的地位也没有资格探查父皇的隐私。
“自己只要知道对上官诺表达出足够的善意绝对没错就够了”,确定了应对方法,她更加的柔和的看向上官诺。
嘱咐侍者将他们的位置,摆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频频具备邀请他们,参与到自己等人的讨论中。
她的这番作为落在有心人眼中却是明显的信号,象国三皇子、永王世子二人心中几乎同时升起“果然如此”的喟叹。
先前关于上官诺身份的猜测,这一刻终于有了答案,再看向他的眼神也有了明显变化,两人沉默地喝着酒,脑子里思索着各自的心事。
上官诺泰然若素地跪坐在柔软的毛毯上,没想到同桌的他和他还有她竟有如此复杂的心思。
他专心品尝着桌上特供的精致酒肉水果,时不时招呼不怎么动筷子的宁岩,偶尔举起杯加入共饮的行列,仿佛完全感觉不到周围人高贵的身份带来的局促不安。
“见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不外如是也。
钟鸣鼎食宴在欢乐、和谐、不舍的氛围中结束,狷狂的学子喝尽杯中最后一口酒,吃完碗中最后一块肉。
撑着案几站起来,骄傲地抚摸自己有些发涨的肚子,那感觉好像他们吃的不是肉而是荣誉。
回到主会场后,诗会的核心竞技正式拉开序幕,在酒精的刺激下,人们的情绪更加高昂。
各大学园的红榜一甲学子,纷纷登台走到写有自己名字的座位上,接下来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他们是各学园两次红榜争锋的胜利者,八个学园的一甲头三名共计约莫29人,加上公主钦点的丁卫正好30人。
青园书院的代表是象国三皇子、司马流云、宁岩、上官诺四人。
象国三皇子走下主席台来到竞技台,位置正好与上官诺面对面,两人的目光碰撞在一起,毫不掩饰自己的敌意与杀意。
乍触即分,他们开始各自整理桌上的笔墨纸砚,就像决战前的剑客专注擦拭自己的宝剑,等待气势积蓄到顶点。
其他学子也做着同样的动作,每个人都在利用短暂的空档期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素质差一些的学子,开始下意识做抖腿、轻咳等小动作缓解沉重的心理压力。
“咳咳...”,主席台上末座的燕鸿学园山长清清嗓子,朗声道:“公主千岁、诸位大人、山长、各位学子,
“《论语》诸生开篇需精通也,十二章中曾提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赶问这三友是那三友?作何释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出自《论语·季氏篇》。
原文为: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翻译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
“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