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洪灾(1/2)
几天后,况绫纱也带着小英子离开了,这次上官诺、宁岩将她送出了很远很远,而且为了保护她们的安全,上官诺派四大护卫中的胄专程送她们回家,这个危险的世界让两名弱女子走那么远的路太容易出事了。
日子恢复了以往的平淡。因为芙蓉诗会事件的影响,曹州城衙役的身影始终没见减少,在衙役们的努力下,街上的治安明显变好了很多。
可,越是如此越不见行人增多,盖因为害怕粘上不必要的麻烦,百姓们没事都窝在家里偷偷瞅外面的动静。
在这种大环境下,上官诺也收束心神,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涯中,极少回庄园。
广泽十五年夏,对大梁国是个考验。南六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奏往朝廷的邸报称涉灾人数达七万万。
受灾最严重的月沿州大部分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不计其数,洪峰肆虐时,月沿州重镇汉江城几乎被洪水夷为平地,城中大部分百姓来不及撤离,被淹没其中死伤惨重。
据传,洪水退后整个汉江城尸臭熏天,好似鬼域,至今无人敢进入。
朝廷命月沿州府紧急派遣军队封锁了汉江城边界,防疫瘟疫蔓延出来。
茶庄酒肆中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谣言流传出来,有说洪水是上古神龙渡劫引起;有说当地渔民惹怒了河神,河神发怒水淹六州;有说洪水中看到巨蛇翻涌吃了不少人;还有的说洪水将千年巨鳌掀翻出来,压塌了一座城池。总之,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当然,那些神鬼异志的大多是人们杜撰出来,做不得数,稍有智商的人一听就能听出漏洞。
比较靠谱的消息是来来往往的商队带来的。洪水肆虐,让依靠南六州讨生的商队们苦不堪言。
很多都暂时停留在曹州城,等待着南下商路的开通。每天都有最新消息从各地聚集到他们手中,再从他们手中扩散到曹州城。
将这些消息拼接起来,大致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洪水爆发后,朝廷紧急从其他州省抽调粮食,发往受灾地区,尽力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命信王为钦差巡抚灾区,严查贪官污吏,稳控物价,防止投机倒把。
同时,令帝国第七军开往灾区边界驻扎,以防万一。至于防什么万一,明眼人都知道,古往今来的教训中就有一条,“大灾后必有大乱”。
为了应对国内灾情,梁国朝廷也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已经攻入古蛮国的军队不得不退回来,并被迫与古蛮国签订了无条件的停战协定,这个协定让梁国不败而败,古蛮国不胜而胜。
最关键的是古蛮国借此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以后梁国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吞并它,已经要打个问号了。
合约签订那天,当朝宰相蓝大人在朝会上痛哭流涕,高呼“天时不佑”,引得陛下和一重大臣尽皆默然。
无数大梁有志之士扼腕叹息,本来千载难逢的崛起机会因为洪灾被遏制了,苦心谋划良久的梁国朝廷只能无奈叹息造化弄人。
可从理智上讲,广泽帝和一干大臣又不能不去这么做,攘外必先安内,对外扩张可以再找机会,然若国内不安,那立国之本就会动摇,有再大地盘也不过镜花水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