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山大王孵小鸡的妙招 火炕(2/2)
“这个办法叫火炕孵小鸡。”白小虫道,“首先,得有一个房间。”
……
片刻之后,白小虫在王凤岐的带路之下,到了他们寨子里阳光最充足的房间。
房间竟然是砖石的。
向阳、背风、干燥、保温性好,做孵化房最合适不过了。
白小虫走进去一看,就更满意了。
这间房还是个套间。
正好在内间里面垒大炕,外间作调节温度,湿度及通风用,还可以兼做孵化人员的休息场所。
在没有任何辅助机械的情况下,孵小鸡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伙计。
得有人时时刻刻的守着才行。
能在外面休息,不用出去就最好了,也能免了来回开门,里面的温度不好控制的麻烦。
“嘎嘎!大王!这里面好生暖和。”大黑鸟从窗户一飞进来就叫道。
“大黑你来了,正好找你有事。”白小虫一看到它,就高兴的说道。
小动物都喜欢暖和的地方。
现在是初夏,一早一晚山里还是有些凉的。
这屋子里光线很好太阳直射,所以显得格外暖和。
如果在里面一间房垒好火炕,温度就能更高了,孵鸡蛋肯定够用了。
垒火炕的材料还得用青砖。
屋里只感觉到暖和却不能有太多烟气,密封也得做好。
这点不用白小虫操心,王凤岐他们竟然有人会烧窑!
不仅会烧制陶罐还会烧制青砖,否则他们就在山里冻死了!
到时候,垒好的炕面上铺上一寸厚的沙土,然后在上面铺一层软草,接着再铺上苇席。
最上面就是后期用来放置可自行孵化的鸡蛋的摊床。
摊床须得分为上下两层,用木料在盘炕两边立上支架,用木板作成木框,底部上有横档,上面铺着细毛竹秆编成的帘子,然后还得铺上一层的软草,再铺上一层芦苇。
摊床的高度得根据孵化室的高度定的,这房间是青砖结构,而且也比一般老百姓的土坯房高一些,所以这一间房里应该放得下。
大唐普通人家住的都是土胚房,盘了火炕估计这摊床就没地方摆了。
用来摊放鸡蛋的“窄床”,会把火炕上面的空间分成三份。
下层摊鸡蛋的床距离火炕面的距离,得比火炕的炕面到地面的距离要高一些。
上层摊蛋床离下层摊蛋床的距离,和距离房顶的距离差不多。
有些像是在一张大床上,又按了一个高低床的样子。
如果是人来用的话,下层的床两旁得设“踏脚杠”才行。
它是用绳系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木杠,以备上摊翻蛋,查温度,捡小鸡的时候踩着上去。
不过白小虫觉得,他们应该用不上这东西。
摊床上上设有“挡条”,用以防止蛋滚动和对边蛋起保温作用,其长以摊床半周之长为宜,用宽一扎长的布缝成,内里有填充。
另外还得准备用来盖蛋保温的毯子。
此外,屋里还得备上一些装鸡蛋的蛋筐、簸箕,还有临时放小鸡的框,到时候要用的。
这些东西置办起来容易,山民们中间就有会这种手艺的人才,山中也不缺柳条荆条。
只要人吃饱了能干活,这些东西很快就会有的。
白小虫之前在外面,一边用爪尖在地上划动,一边解说的时候,王凤岐就自信地表示,这些都难不倒他们。
火炕,也不难。
他们中有人是垒过火墙的。
再一问,用炉灶和墙体来取暖,竟然在这时候大户人家也已经有了。
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了不起的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