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风起云涌,杀到安南亡国灭种(1/2)
刘昶解释道:“军工厂一些军服、军粮、运输等业务,即将外包出去!”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
刘老太爷叹道,以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来,这算是另一种官商!
只要服从朝廷命令,足额交税,保证质量完成生产,接下单子,相当于有了官府靠山。
如此一来,生意何愁不能做大?
刘昶点头,可惜刘家实力不足,不然倒可以去争一下。
刘老太爷没再关注扶持问题,问道:“你准备从哪个行业入手?”
“粮食!”刘昶坚定道。
刘老太爷眉头一皱,不解道:“为何?”
“因为朝廷即将打大仗,对粮食扶持力度最大,税收减免最多!”刘昶解释道:“而且若是粮食生意做大,还可以贩往海外,或者与朝廷拉上关系!”
“朝廷即将打仗,你从何处听来的消息?”刘老太爷惊讶道。
刘昶轻声道:“这并不是啥秘密,伪明和鞑子结盟,二十万大军即将南下,朝廷不可能示弱,大战一触即发!”
“糊涂啊!”刘老太爷痛心疾首道:“大明居然与鞑子结盟,简直是奇耻大辱!”
“朝廷哪怕再暴虐,也是汉人朝廷,岂是后金鞑子这些蛮夷能比?”
刘老太爷思维较古板,上了年纪就怀旧,哪怕成为了大乾子民,见到大明与鞑子结盟,依然愤怒。
刘昶沉默,大明上下,有几个不糊涂?
这些事,哪怕旁观再清,也影响不了局势分毫。
刘昶劝道:“父亲,以后这些话不要再说了,影响不好!”
刘老太爷颓然点头,万一被外人举报,按上一个奸细罪名,可不是小事。
刘老太爷问道:“要把粮食贩往海外,需要海船,刘家从哪里获取?”
“父亲,这不用担心,当务之急还是把粮食生意做起来,我准备去找几个账房,开个门面!”刘昶说道:“同时,想办法与一些农户和商行签订合同!”
“待粮食生意走上正轨,可以从朝廷购买海船,除了价格较贵,其他都不是问题!”
“行!既然你有了主意,就这样办吧!”刘老太爷点头道:“刘家还有一些底蕴,就全部交给你,做粮食生意!”
“父亲!”刘昶眼睛发红,他可是知道,那些底蕴是包含了刘老太爷的棺材本啊!
刘老太爷没好气道:“都多大人了,别婆婆妈妈了!只要刘家生意做起来了,啥东西没有?还能缺几块棺材板?”
“是,父亲!”刘昶轻声道。
大明,皇宫。
王承恩把尚方宝剑和圣旨交到杨嗣昌手上,崇祯感叹道:“杨爱卿,朕把大明生死都交给你了!”
就在刚刚,崇祯任命兵部尚书杨嗣昌为太子少保、入阁、山东、河南、四川、湖广、南直隶五省督师,掌握二十五万兵马,南下剿匪!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杨嗣昌战败,大明就可以宣告灭亡了!
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杨嗣昌语气坚定道:“请陛下放心,臣必不辜负皇恩,剿灭乾匪,收复失地,兴我大明!”
“善!”崇祯问道:“杨爱卿还有啥要求?”
杨嗣昌回道:“臣听闻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精通兵法,请陛下让其随臣南下剿匪!”
“准!”
翌日,杨嗣昌率领从京营选出的五万士兵,南下剿匪。
不久,洪承畴接到命令,立刻南下!
淮安,安东。
这些日子,张祷接连打下盐城、建湖、阜宁等地,战况极为顺利。
军营内,张祷冲手下一个参谋问道:“确定了吗?淮安府官兵都跑光了?”
“不能说都跑光了,而是敢战官兵都跑了!”参谋解释道:“跑掉的官兵都是草菅人命之辈,留下来的虽然干过一些坏事,但保住项上人头没啥问题。”
张祷脸色郁闷,本以为势如破竹是自己用兵如神,事实却是多想了。
分明就是官绅逃跑,将淮安府抵抗力量全部带走了!
张祷感叹道:“看来大明朝廷是有明白人啊!知道南直隶保不住,就保留有生力量和钱财!”
“敌进则退,以空间换时间,高明啊!”
参谋张了嘴巴,没有说话,他觉得淮安官绅逃跑,就是为了活命!
根本没有啥兵法之说!
面对强势主官,参谋觉得还是不发言为好!
张祷又问道:“听说赵将军大军停下了?”
“是的,三日前,赵将军大军就到达徐州边境,不知为何没有进攻,反而停滞不前!”参谋回道。
张祷沉默良久,才叹道:“唉!这一次欠下大人情了!”
南京,皇宫。
军情科长罗振清跪在李宏毅面前说道:“启禀陛下,三日前,后金鞑子五万大军,多铎和代善兵分两路,穿越漠南蒙古,从榆林借道,途经延安,直奔河南而来!”
“同时,崇祯命令杨嗣昌为山东、河南、四川、湖广、南直隶五省督师,拿尚方宝剑,率领五万大军南下!”
“洪承畴率领三万大军,也从陕西大同出发,往山东济南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