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舆论威力,李自成的畏惧(1/2)
“《皇家晨报》这个东西,大明越禁止,人们就越好奇,反而会加大传播速度!”
“若是不禁止!就更不行了,任由《皇家晨报》在大明传播,民心迟早会倒向叛贼那边!”
“叛贼可真是给本官出了个难题啊!”
杨嗣昌语气幽幽,看望南直隶方向,多有怨恨。
洪承畴沉默,面对这种局面,哪怕是他,也想不到啥好办法。
总不能让大明跟着叛贼,分田分地吧?
若是这样,伪乾皇帝李宏毅会笑掉大牙!
大明这样做的话,等于自取灭亡!
大明,皇宫。
殿内一片狼藉,宫女太监瑟瑟发抖,跪伏于地上。
崇祯双眼通红,手里拿着一份《皇家晨报》,他死死盯着攻破襄阳,占领湖广,两府抄出两千八百万银子……
这些字眼,每个字都如锋利无比的利刃,狠狠扎向崇祯的胸膛。
襄阳和湖广丢失,已经让崇祯难以接受。
因为湖广丢失,让崇祯切实感到威胁,是一种随时可能亡国,一种自身性命的威胁。
崇祯不怕死,他若怕死,历史上也不会杀光后宫,来到煤山上吊了。
崇祯性子急躁,同时也很刚硬,若是能中兴大明,哪怕让崇祯立刻去死,也会毫不犹豫。
可惜叛贼步步紧逼,根本不给大明和崇祯喘息机会。
另外,襄阳两府抄出两千八百万银子,也让崇祯愤怒,他感到一种背叛。
崇祯相信《皇家晨报》所说是真的,因为叛贼已经称帝立国,不可能弄出虚假消息,来欺骗百姓。
这个事情,一旦被发现,后果无论是谁都承担不起!
哪怕伪帝李宏毅也一样!
崇祯想到国库至今不足百万银子,百官天天哭穷,他们真的穷吗?
若这些官绅真穷,叛贼为何会赶尽杀绝,还能发布如此多惠民政策?
崇祯不再是之前的信王了,当了几年皇帝,也不会那么天真。
崇祯感到一种背叛!
来自官绅的背叛!
同时,大明和大乾的巨大差距,清晰展现在崇祯眼前!
这是来自实力的碾压,令人窒息!
崇祯红着眼睛问王承恩:“大伴,这天下还有救吗?”
“皇爷!这天下一定有救!”王承恩哭诉道:“您是天下之主,九五之尊,伪乾叛贼哪怕再厉害,也不过称雄一时!”
“只要皇爷振作起来,励精图治,必能消灭伪乾,中兴大明!”
“呵呵!中兴大明?多么幼稚的话啊!”崇祯流着泪,看向前方,喃喃道:“当年皇兄去世时,曾拉着朕的手说,吾弟必为尧舜!”
“结果呢?流贼四起,大明叛乱不绝,鞑子劫掠京师,如今伪乾连湖广都打了下来,打到京城还有多久?”
“一年?两年?没机会了!中兴大明,不可能了!”
“陛下啊!”王承恩悲痛道:“您不能放弃啊!祖宗江山基业,几百年天下,岂能轻言放弃?”
“时势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再艰难,还有太祖高皇帝,一手打下大明江山艰难吗?”
“太祖高皇帝,一生遇到那么多对手,不管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亦或是北元,这些哪个是强大至极?”
“结果呢?全都覆灭于太祖高皇帝之手!”
“叛贼强大,手段酷烈堪比秦始皇,却不得民心!秦二世而亡,叛军比之更甚,说不定亡得更快!”
“老始终相信皇爷,必能中兴大明!”
崇祯闻言动容,想到这万里江山,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愿意放弃!
崇祯坚定道:“大伴,告知百官,明日早朝!”
“是,皇爷!”
王承恩见崇祯不再绝望,心情振奋,急忙离去。
对于太监来说,一身荣辱系于皇上,一旦大明灭亡,崇祯有个闪失,就啥都不是!
陕西,太原城下。
寒风瑟瑟,马匹嘶鸣,尸横遍野,残肢断臂无数,浓烈的血腥中夹杂着痛苦呻吟。
一场大战刚结束,正是休息时刻,士兵埋锅造饭,炊烟连绵十里。
李自成望着城高雄伟的太原城,眼神凝重,他高估了自身实力,小觑了太原城的坚固。
哪怕有着足够流民,去消耗官兵,但攻城一个月了,依然没打下太原城。
李自成冲李过到:“他娘的,这太原城真难打,尤其是城内官绅,跟疯了一样,死命守城,绝不后退。”
李过是李自成侄儿,绰号“一只虎”,长得精瘦彪悍,身上有一种煞气。
历史上李过是抗清名将,活到永历年间才去世。
“这不奇怪。”李过解释道:“南边官绅都快被大乾杀绝种了,大明官绅早就成为惊弓之鸟,面对叛贼,自然齐心协力。”
李自成明白咋回事,太原官绅怕他们破城屠杀官绅。
虽然感觉冤枉,但却无法解释。
李自成破城,虽然不会像大乾杀得这么狠,但也会抄一批官绅家,获得粮食物资。
否则赏赐从哪里来?
没好处谁给你卖命?
凭脸大吗?
连崇祯这个正宗皇帝,没有好处,
不然大明也不会节节败退了!
李自成问道:“过儿,最近有啥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