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各有选择互相尊重(2/2)
霍正楷穿着质感柔软的家居服,光脚走在地板上端饭菜。
人影晃动,好似被风吹动的春日树梢。
林酒以为酒精作祟,脑子不清醒,便想翻个身,继续睡觉。
霍正楷耳尖打颤,听到了身后的动静,急忙转身抓人起床。
林酒昨夜宿醉,半夜又折腾着吐了好几回,他本想把人送医挂个水蓄养一下精神,但她哼哼唧唧,死活不愿意去,一会儿缠着人要抱,一会儿又听见猫叫要摸猫。
无奈,霍正楷只能将就在二楼客厅打地铺,方便照看。
于是,他听她喃喃地喊了半宿林逍。
“一会儿再睡,起来喝点解酒的。”
“嗯……好。”
应是应了,但被子里的人却没动。
霍正楷故意清嗓子,“余苗带着马克西姆在公司等我们了!”
身体的本能战胜了倦怠的情绪,林酒直挺挺的从床上坐了起来,头发凌乱,两颊被捂的微红。
眼看她摇摇欲坠又要倒下去,霍正楷连忙倾身,把人揽到怀里。
林酒努力撑着眼皮,抿开一点唇角,气若游丝。
“余苗……他们没休息吗?”
“元旦是拍摄的绝佳时机,正好让老外们见见世面。”
林酒被逗笑,憋着干瘪的肚子回应,“也是。”
吃了解酒的早饭,两人准时赴约。
余苗带着马克西姆的拍摄团队来商量接下来的拍摄内容,顺便就已拍摄的底片进行初步讨论。
BonMonnt团队被红将精致的油纸伞,但抵达腾冲以来,他们又惊叹于这座边城小镇迤逦的自然风光,所以拍摄的主题由单一的油纸伞变成了多样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他们认为,在漂亮的地方才能诞生漂亮的、与众不同的文化产品,譬如荥阳油纸伞。
林酒明白这些说辞多半是恭维,但她很高兴。
“谢谢,谢谢你们看到了腾冲的美。”
这个隐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城,比任何时候都期盼得到全国人民瞩目的目光。
余苗瞳仁闪亮,露出喜悦,“我们打算拍美食。”
受气候、地理、环境、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腾冲人民的饮食习惯更偏向酸与辣。
这样的饮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云南是独树一帜的,它有别于传统滇味,既能填补口腹之欲,更能展现技艺的传承。
他们远道而来,自然不肯错过美食,想象着菜肴在舌尖上飘荡,浓浓淡淡,挥之不去,这也许正是走遍千山万水也难于遇见的奇妙缘分。
林酒和霍正楷翻阅资料,定下了八个拍摄素材。
腾冲美食众多,但属特色,且得本地人认可的大约是八道:
腾冲大救驾,西源稀豆粉、银杏炖鸡、荷花镇的泼水粑粑、五合的傣族撒撇、手抓鸡,腊鹅、北海烤鱼,其中几道还因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自此一跃而红。
元旦热闹,各景点都被挤的水泄不通,幸亏拍摄组有文旅局签发的许可文件,因此才优先争取到了名额。
林酒怕怠慢,所以和霍正楷又当司机又当导游陪着拍摄组跑了两天。
第二天午饭后,余苗看出二人的疲惫,脸上笑意犹在,但眼里却已空洞无神。
她诚恳表达谢意,而后便劝两人回家休息。
返程路上,林酒也没闲着,车内空调开得足,她把闷热的外套脱了,衬衫袖口克制地卷起一截,露出纤白的手腕。
霍正楷本来想劝她休息一会儿,但对方电话催得紧。
林酒吊着精神和活动方的负责人核对物料,第二批手艺班学徒5号来,4号时正好搭建个简易的欢迎仪式,顺道把修补好的那块奖牌挂起来。
“呼……有点累。”
林酒打了个哈欠,收集平板和文件,笑眯眯地看向开车人。
霍正楷腾出一只手来安慰,轻捏她的掌心。
窗户微开一条缝,林酒凑着脑袋吹凉风。
车子进入市区,赶上拥堵的车流,林酒眼睛一亮,瞥见马路对面的一辆银色SUV。
车上一前一后下来两个衣着精致的女孩,二人有说有笑,举止亲密。
林酒很淡定,她似乎不惊讶张楚瑞和张元卿重归于好,只是诧异张楚瑞购置了一辆豪车,她并没有太惋惜这段仓促结束的友谊,因为人生总有很多岔路口,走散了就是散了。
继上次的明知故犯事件后,张楚瑞就主动从她的朋友圈销声匿迹了,要不是今天再遇见,林酒感觉这人和自己并不在同一个地球。
霍正楷目光敏锐,也看到了路对面的一幕。
林酒肩膀一沉,淡淡的温热穿过衬衫抵达心底。
他拧开薄荷水的瓶盖,小心递来。
“别多想,生气的话喝口水降火。”
林酒笑笑,眼中闪着温柔的光,这世界人来人往的,有些人只能停留一会儿,有些人则要相伴一生。
“各有选择,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