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大决战!女帝夺兵权!苏轩清君侧!(1/2)
那些大炮,调整过角度,这一次,朝南阳城中的军队射击。
轰轰轰轰……
一片震天大响。
顷刻之间,南阳城中的敌军四散而逃,地上遍布尸体,横七竖八,血流成河,空气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苏轩的大军,即使距南阳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也能够清楚闻到那些血腥味。
军中有些士兵不堪忍受,直接作呕。
过去半个时辰。
苏轩下令,让大军的步枪团,冲锋陷阵,直接进入南阳城中,对那些敌军,不断射击,驱赶他们,四散而逃。
见到敌军各路人马,从城中逃出。
苏轩知道时机已到。
命令三百多万军队,全面追击,将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一时之间,杀声震天。
苏轩大军如同潮水,惊涛骇浪,刹那之间,淹没南阳城,并追击那十路藩王的军队,不断掩杀,将他们赶尽杀绝。
一些藩王走投无路,只得投降。
另一些藩王顽固反抗,全部战死。
剩下的藩王边战边退,试图逃出国境,最终全部死在步枪团的枪下。
耗时一天,结束大战。
苏军大胜!
苏轩、众将领,以及全军将士,欢然高呼,他们在几座藩王的大城之中,连番庆祝。
大胜的捷报,如插上翅膀,飞到京城。
女帝御览,喜不自胜,拟旨通告天下,苏轩率领的大军,横扫十大藩王,平定内乱,让大威皇朝,从此安宁。
百姓欢呼,三呼女帝万岁,苏轩大都督千岁!
……
宰相听闻,倍感脸上无光,心中羞耻,觉得自己没有受到百姓的称赞,万分气恼。
豹眉一蹙,计上心头,宰相决定,要从中作梗,他要在女帝的面前,狠狠弹劾苏轩,让他功成落马,不得一点儿好处。
心急如焚,宰相在大晚上,就跑到皇宫,跪求女帝召见,说有一件关乎大威皇朝和女帝生死的大事,要及时禀报。
女帝闻言大吃一惊,连夜起来,接见宰相。
好奇地问:
“相国,你有什么事,要这么晚见朕?”
宰相着急地说:
“陛下,此事十万火急,再晚一天,大威皇朝,恐怕就要灭亡!”
哦了一声,女帝半信半疑地问:
“何事?”
宰相掏出一份奏章,交给女帝。
女帝打开一看,脸色巨变,一对蛾眉紧蹙,一张俏脸绯红,犹如遭人抽了一个耳光,顿时无语,呆立原地。
见女帝半晌无声,宰相心中得意,嘴角一抽,露出诡异的笑容,伏身说道:
“启禀陛下!”
“征南大军总都督苏轩,大败藩王联军之后,没有约束属下,让他们在各个王城,肆意狂欢,扰乱治安,侵害百姓。”
“现在藩王辖下的各座王城,怨声载道,民情激愤,都对朝廷的征南大军,义愤填膺。”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朝廷派兵讨伐藩王,意为安宁万民,一统天下。”
“现在苏轩恃宠生骄,居功自傲,纵容大军侵扰南民,促使南方形势危殆,又有民众起事之兆。”
“这样的危情,不得不顾,还请陛下明察。”
“早点做出应对措施,以防苏轩功高自大,将陛下和朝廷,不放在眼里。”
“等他反心一起,那时再除,恐怕悔之晚矣!”
“不如,趁他大胜,未有反心,出奇不意,将其诛杀,以绝后患,方为上策。”
女帝听到这番话,心下大凛,倒吸一口凉气,诛杀苏轩,她从未有过这番心思,不由得睨了一眼伏身在地宰相。
温和地说:
“相国平身,起来说话。”
宰相大喜,心下泰然,得知诡计已经成功一半,欣然叩头感谢,站起身子,静立一旁。
看了宰相一眼,女帝淡淡地问:
“这份奏章,可否属实,没有凭空捏造,蓄意诋毁?”
宰相拍着胸脯,万分肯定地说:
“若有一字偏差,老臣愿辞去宰相之职,告老还乡,从此不问政事。”
蛾眉微蹙,女帝思量片晌。
又问:
“依相国之见,该当如何?”
双手一揖,宰相伏首,恳切地说:“先走马换将,命一心腹,取代苏轩,统领大军,再诛杀苏轩,班师回朝。”
“如此,陛下可得兵权,又可少一心腹大患。”
女帝点头,沉吟道:
“何人可以……取代苏轩……?”
宰相耳尖,立即回应:
“陛下的亲弟弟,王爷即可!”
眸子一亮,女帝眉扬目展,欣然颌首,红唇一笑,心中大喜,万分高兴地说:
“好!”
“宰相果然是镇国神柱,轻轻一语,就可令朕,收获数百万大军,并可将天大的功劳,归为朕所有。”
“如此,朕既无权臣之患,又无巨赏之忧。”
“否则,朕要受制于苏轩,以及他的数百万兵马,可真烦恼,朕岂不变成了他的傀儡?”
“现在有了宰相的妙计,朕倍感轻松,相国,你的提议,极好!”
“依计行事!”
宰相高兴万分,欢呼:“陛下英明!”
……
三天之后,南阳城。
镇南王府。
王爷奉女帝的命令,以钦差的身份,来到这里,当众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征南大军总都督苏轩,居功自傲,放纵部下,肆意扰民,弄得各大王城,怨声载道,民意激愤,有叛乱之兆。”
“为此,取消苏轩总都督一职,押解回京,听候处置。”
“钦此!”
苏轩与一干将领,伏身听旨,脸色巨变,无不骇然。
“还不谢主隆恩?”
王爷冷飕飕地问,语气之中,全无半点昔日之情。
苏轩听到这道圣旨,又听到王爷冷酷无情的声音,心里蓦地出现几个大字: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方才平定南方藩王,还不足十日,整个人远在南疆,尚未获得朝廷的任何嘉奖,就遭到女帝和朝廷的陷害。
说什么放纵部下,扰乱南民?
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苏轩屯兵城外,只允许少数大将,和一些精兵干将,入城接管各个衙门,为民请命,给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可谓与民同乐。
并推反一切盘剥百姓的不法律令,去除大量不法税收。
百姓听到之后,在大街上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不知有多么高兴,哪里会有什么不满之言。
如果说有,那也是一些欺负百姓的旧贵族,和旧官吏,才会心怀怨恨。
他们丧失权力,失去大量财产,因此,才会忌恨苏轩,上书朝廷,诬告苏轩,要把他描述得万恶不赦。
将他抹黑得不成人样。
女帝和宰相一看那些奏章,俱是勃然大怒。
宰相长年执政,岂会不知这奏章是何人所写,他是有意隐瞒实情,蓄意偏袒,借助这些抹黑苏轩的奏折,扳倒苏轩。
免得苏轩功高震主,抢夺他的宰相之位。
女帝忌惮苏轩,一想到他功劳之高,已经无法赏赐,自己岂不受制于他,就感到羞耻,难以释怀。
现在有了机会,女帝可以将苏轩的功劳吞没,将他处死,岂不除了心腹大患。
当即与宰相一样,心生毒计。
女帝、宰相和朝廷,早已看到苏轩的捷报,更看到了无数将领和官员,给朝廷呈去的喜报,和苏轩对南疆一系列改革,所发生的种种好事。
可是女帝和宰相,越是看到苏轩的好事,就越是心中有刺,感觉苏轩,是对他们的一种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