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目中的李恪(2/2)
至于李治的能力问题,从他登上帝位后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可以很好地说明了,无需多做解释。综上所述,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内外在一系列系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
而夺嫡之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李承乾、李泰相继被罢黜,李恪被杀。李治作为‘硕果仅存’的嫡子,也就成了册立太子的不二人选了!
这也是理性的必然选择。至于李治的能力问题,从他登上帝位后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可以很好地说明了,无需多做解释。
所以说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内外在一系列系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
李科心里特别欣赏的就是三皇子李格,也许是名字同音的缘故,也不知道是不是李科就是李氏的后人。但是李格是什么人,可以说他的身份比所有皇子的身份都贵重,但是又能如何呢,俗话说得好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如果不是陷入了长孙无忌的计谋,他何以被杀头砍死,如果不是房遗爱他们造反害了李格,说不定皇位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一直以来都有人怀疑有关李恪的资料被人篡改过了,如今看来的确是非常有可能。不过这可不是什么“胜利者的史书”,而是身为掌管皇族资料的宗正卿可比所谓的“胜利者”们更有实质的权力——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他们要是将这些皇族的资料不动声色地润色一下,就算是皇帝也发现不了。
所以,别的皇子亲王有名望有才能有才干,都是有实实在在的事迹作支撑的,唯独李恪这里就只有非常浮夸的赞美之辞而已。而李恪的后人们之所以只敢添些溢美之辞却没有增加更多的事迹让李恪的生平看上去更完善一些。
想来是因为李恪真的没什么事迹可以大书特书的,二来也是不敢随意乱编事迹添上去,因为多方一印证,就有可能出现纰漏。所以最多也只是夸上几句,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反正李科也不可能穿越回去,就算是有所猜测也无法证明了。
而且李恪的后代历任宗正卿的时候已是中晚唐,联想一下五代十国因为战乱,李唐嫡系的资料散佚不少,为何唯独李恪这一脉的信息却能保存得如此“详实”。
看到这些,李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幻想,如果真的有时空穿梭机的话,自己能够穿越到唐朝,必定选择李格,不能让李格的命运如此败落!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就当李科心里还在幻想的时候,身后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想。
“三皇子,博物馆马上要下班了,走快点。”一个和李科差不多大小的小伙,发现李科不知道在想什么入了迷,就提醒李科。
是的,李科在群里的名字就叫三皇子。
“稚奴,来了。”李科笑着回应道。
这位小伙比较喜欢李治,有好几次和李科在群里相互的争论,李承乾被废了以后,究竟是谁该坐那个太子之位,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能拿出来证据,又都拿不出来能将对方说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