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2)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李恪,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个八岁的孩子,为什么他现在说的话,做的事和之前的不一样呢?
“这位游方道士都教给你了制作什么?”李世民好奇地问道。
李恪思考了一下,说不说呢?是都说呢,还是留一些?最后决定还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都说出来害怕李世民一时接受不了。
“有酿酒的方法,这位道士酿的酒要比现在的酒好喝百倍,然后还有造纸的方法,印刷书籍的方法,还有粮食种植的方法,并且给了儿臣一些农作物,儿臣已经开始做实验了。”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已经不能用吃惊来形容了,无论是酒还是造纸的方法,印刷书籍的方法,都是功在社稷的良方,也是自己对付那些五姓七望的希望,至于农作物李世民到时没有过多的考虑。
“还有军事上的兵法,以及一些更加厉害的武器制作等等吧。”李恪觉得说这些最起码也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东西,所以干脆就告诉李世民算了。
武器也简单,做黑火药,只要冶铁炼钢技术达到了,做燧发枪,红衣大炮都没问题,目前可以做一些像反曲弓,单人弩,连发弩,双人弩,大小弩床这些武器。
再次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愣住了,这就是自己一直喜爱的三子李恪,难道真的是上天送给自己,帮助自己实现大唐盛世的愿望吗?
“这些你都懂了?”虽说李世民很震惊,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都会做,这才多长时间啊,就算从萌芽时期到现在才八年,就算他结识了这位游方道士,那也没有多长时间啊,何况李恪什么时候离开皇宫的,离开皇宫出去开府,这些李世民都很清楚,他有时间学这些吗?
“是的。”李恪很肯定地回答道。
“你没有骗朕?并不是因为你又犯了什么错,怕朕怪罪于你,揍你,你才说出这些来让朕高兴的事?”李世民始终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阿爷你就放心吧,这些我都知道怎么做了,只是需要时间去一件件的实现,不相信我随后把游方道士给我的那本书找出来给你看看。”李恪豁出去了,回府以后抓紧时间写一本书出来,反正也简单,只写一些大概,具体的步骤都在自己的脑子里。
“好,好,好,朕相信你,我儿有出息,朕自然高兴,怎么会怀疑你呢。”李世民连说三声好,甚至都忘记了在心里的那些怀疑。
“阿爷放心,儿臣说了要帮阿爷分担,自然就会做到,阿爷等着看就好了,只是有些东西需要时间才能做出来,有些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李恪先提前给李世民灌输一些概念,省得到时候催自己。
“无妨,你先做简单的,复杂的,朕可以等,只要你好好做,需要什么支持,朕什么都答应你,也可以让三省六部的部门协助你。你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李世民心里很兴奋,表面上也只是面带笑容地看着李恪。
“赏赐倒是不需要,儿臣认为现在还不是让朝廷的那些部门参与,有些还需要保密,所以儿臣自己会做好,只是需要阿爷应允儿臣几件事。”李恪准备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
“你说的对,那你就自己先做着,有什么需要就跟朕说,只要朕能做到的,朕都答应你。”李世民心里也已经有了决定,只要李恪的要求不过分,就答应他。
“儿臣想要长安的流民,以及流浪的孤儿。”李恪说道。
“嗯?为什么?”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这些流民如果不是因为受灾,谁也不会背井离乡来到长安,那来到长安又是为何,是因为有阿爷在长安,因为阿爷是皇帝,是百姓心中能托付的皇上。”
“但是阿爷才坐上皇位一年,无论是战事,还是天灾人祸,都让大唐国库空虚,无法帮助这些灾民和那些因为战事失去亲人,成为无父无母的孤儿。”
“所以儿臣向阿爷讨要这块地就是要建造作坊,教会他们如何生活,给他们提供吃住,给他们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知道皇上没有遗弃他们,没有嫌弃他们,大唐更没有放弃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