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转型之初(2/2)
直到2017年,杜海涛见房产的上升幅度越来越小,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再要长高,似乎很有难度,这样继续下去,到正式平稳的时候,利润会大打折扣的。
趁着旺盛期还在,杜海涛一边继续带领大伙扎扎实实在房地产这块宝地捞金,一边考虑下一步的去向。
因为投资过几次工程,也慢慢摸索出了一点门道,就是必须跟人合伙干,成功率才高,利润也相对高些。
刚开始自己既没有人脉,也没有经验,人家拉他入伙,看中的就是他的启动资金。
后来发现他这个可靠。搞事情蛮灵活的,非常好打交道。所以合作过几次之后,都愿意合作继续。
那次坐过站就是一个合作工程的收尾工作突发变化,当时他人还是以销售房子为主业,上班的时间都在办公室。
这也是从房产销售到做工程的初级的阶段。好在没失误过。多多少少有进账。
后来遇到张志奇之后,工程上的事情,好像做得风声水起,越做越是那回事。
这张志奇与杜海涛交往合作之后,也慢慢在接工程的事项中日渐成熟了。就是股份占得少了一点。
杜海涛会做人,每成功一笔工程,最后按股份分红的时候,总会在分完红之后,再另外酬谢张志奇一大笔。因为别人付出的时间多,所以张志奇也愿意死心塌地与杜海涛竭诚合作。
两个人彼此的信任度上来了,所以,张志奇敢动用资金周转流向,先斩后奏。当然,这也是有回数的,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会经常这样,毕竟大的资金走向,必须杜海涛签字方可再动。
为了杜绝资金由别人擅自作主,杜海涛尝试把工作的重心点慢慢转移到工程项目上来。
那打拼多年的售房团队,至少目前的收入还是可观的。所以两头齐抓。
就是销售团队这块,伙伴们都离不开他的掌舵,所以,他都尽量人在办公室里。
做房子销售,迟早是要退出来的,就是时间的问题。
自从杨凤鸣在北京铁路战线上班之后。杜海涛总会忙里偷闲打个电话问问杨凤鸣工作现状。
人家小姑娘,刚从学校走向社会,有他的照顾帮助,心要踏实多了。
杜海涛自己也有一个妹妹,第一次在酒店住宿时,就把杨凤鸣当亲妹妹看待。
杨凤鸣把杜海涛当叔叔一样做依靠。口里却是杜哥哥,大哥哥的叫。
自杨凤鸣工作越来越稳之后,杜海涛就琢磨着请杨凤鸣和自己的亲妹妹认识认识,交个闺蜜朋友,免得杨凤鸣一个人远在外地感到孤单。
这是杜海涛自己的想法。
等有机会先跟杨凤鸣说说这个话题,看看杨凤鸣是什么意向。总不能盲目地支派人家小姑娘啊。
这不,两个人在微信聊天的时候,杜海涛就抓紧了时机,问问杨凤鸣,看人家小姑娘可否乐意。
到底后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