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三个故事(1/2)
〔战火起,岁大饥,树根草皮具尽,人皆易子而食,妇女幼童鬻于市,谓之菜人。
在这时候背井离乡的人,本身就是一块绝望之地。〕
离柘州城门的差不多有五六十里的山上,有群衣衫褴褛的人,正缓慢的前行着。
拄着棍的,艰难的扶持着家人的,鞋磨烂了,脚也坏了在地上爬的,他们背着扛着推着自己仅存的家当。
他们走了太多太远的路才到了这儿,但不是往柘州城去,而是离开柘州城,到别处去。
至于去哪儿,他们不知道,就暂且试着翻过几座山绕过这里吧,前面或许会有要他们的城池。
柘州城的兵用弓箭和刀子赶走了他们。
“没活路了啊!”一个老者看着日落西山的景象,突兀的叫了一声,然后倒在地上。
他的家人麻木的去扶了一下,但没有扶起来,他再也起不来了。
于是赶在别的人凑过来之前,他们脱掉他的衣服,扒掉他的鞋,拿走还能用的拐杖,然后面对着满是泥垢苍老瘦弱的只有一层皮的躯体愣了会儿神。
他的大儿子低低的问:“有换的嘛?”
可能是觉得声音太小了,又扬声问了一句:“有人换嘛?”
声音干涩枯败,形容不出来,就挺……呕哑嘲哳难为听的。
有几个人停了下来,推推拉拉的嘀咕了一阵子,一个抱着小孩的男人走过来。
身边跟着一个拉着半大闺女的女人,看着是一家四口。
男人说用怀里的小孩来换。
老人的家人不太乐意:“这也太小了。”
说着看向那个半大的闺女。
女人把闺女往身后一扯,也不乐意道:“我们这是活生生的和骨烂,你们那是饶把柴,又老又难吃,煮熟得费多少工夫。”
老人家的家人道:“好吃顶什么用?家里人多,太少了不够分啊,再商量商量吧。”
这家人拖家带口老老少少十几个人,路上死了一个,跟人换了,城门边死了三个,现在又死了一个。
只剩八九个人,但确实还是人多。
男人把目光落到这群人里看着最虚弱的孩子上。
是个小男孩,老人家的大儿子似乎有点儿犹豫,但最后还是狠了狠心:
“狗蛋儿来,爹给你饼子吃。”
那小孩不过四五岁,头大身子小,看爹从怀里掏出一块饼,就跌跌撞撞的流着口水过来。
老人家的大儿子,掰下一小块饼,狗蛋儿张着两只手在
等爹把饼放到手里,说了句吃吧,狗蛋立马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连渣渣都舔净了。
等他吃完了,老人家的大儿子指指面前的一男一女:
“狗蛋儿乖,他们哪儿还有饼,你跟他们去,吃完了再回来。”
狗蛋儿回头看看娘,娘对他点点头。
那男人把狗蛋儿抱起来,女人回头看了看女儿。
半大的姑娘什么都懂了,可麻麻木木的不哭也不闹,她知道没有用的,孩子是可以再生的。
两边换好了,两个当娘的对视一眼,眼里的神情有那么一瞬间是完全相同的,复杂且悲戚。
但女人很快啐了一口:“便宜你们了。”
老人家的家人没什么好说的,说起来是他们赚了,菜人里和骨烂和不羡羊是最好吃的。
看两边都换好了,本来犹豫着的人,也都移开了目光,这两家人不好惹,不然早有人去偷去抢了。
人到份儿上了,就很难接着做人了,活下去才有可能,活不下什么都是虚的。
要有头脑的说,他们压根就不该生那两个小的下来。
灾荒战祸都四五年了。
在这时候生孩子是种灾难,是脑子有毛病的人才会做的事。
生下来做什么?没有吃的可喂,弱小走不了远路,鲜嫩好抓让人觊觎。
还会拖累的母亲变得虚弱,生了多半不是被人偷去煮,就是自己下不了口拿去换。
谁现在生孩子,谁就是有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