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不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情况吗?(2/2)
仿佛身处只有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才能看到的豪华总裁办公室,我感到有些陶醉。
当我正沉浸在这美妙的环境中时,敲门声突然响起。
咚咚——
“请进。”
门轻轻打开,黄英杰的身影出现。他在门口迟疑了一下,才慢慢走进办公室。
“新的总裁办公室......很帅气。”
“谢谢,你是来汇报工作吗?请坐。”
黄英杰拿着厚厚的一叠报告递给我,然后开始汇报。
“......当前的利率上升趋势会持续,还是会放缓,需要继续观察。这是相关报告。”
与几个月前相比,黄英杰的变化非常大。在汇报时,他说话已经变得相当自然流畅,虽然还有点不太熟练,但看起来更加自信、沉着了。
我把报告书看了一遍,然后问黄英杰。
“最近保险行业频频出现负面消息,黄经理对此有什么看法?”
黄英杰思考片刻后回答道::
“你应该是说泰安人寿吧......据说泰安人寿最近对亚洲及欧洲、中东地区的债券投资者进行了路演。他们提到了发行公司的......主要管理层名字,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市场担心的不行使赎回权的风险应该不会出现。”
就在这时。
黄英杰话音刚落,我手中的报告书突然发出猛烈的亮光,一瞬间照亮了整个会议室。
这光芒与以往的经历不同,至少强烈了数百倍,宛如直面太阳一般。一种势不可挡的压迫感淹没了我。
这道光线穿过我的全身,瞬间扩散到整个会议室,这景象使我的心跳加快。
这是从未见过的“大爆发”式的耀眼光芒。
我迅速扫视着新闻。
[泰安人寿,10亿美元永续债券。最终,决定行使赎回权。债券市场的动荡将平息吗?]
但是。
‘嗯?执行永续债的赎回权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对于这个没有实质内容的新闻,我感到有些困惑。
与华丽的特效完全不相符,是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消息。
‘10亿美元永续债权……最终行使赎回权……市场混乱。’
反复琢磨这则新闻后,我才明白其中的含义。
泰安人寿没有行使即将到期的10亿美元永续债的赎回权,导致了债券市场的“混乱”。最后,在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后,又行使了赎回权。
这里的重点是——
“泰安人寿没有行使这次到期的10亿美元永续债的赎回。”
永续债,既有债券又有股票性质的混合证券,没有到期日,或者期限很长,比如50年。但通常情况下,发行者会在第5年提前赎回,实际上相当于5年期债券。
大多数投资者在购买永续债时,都默认发行公司会在5年后赎回。
然而,根据当前的新闻,泰安人寿违反了这一惯例。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行使永续债赎回虽然不是违法,但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
迄今为止,永续债赎回权只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未得到履行,其它时间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当所有的公司都按时行权赎回时,某一家公司不赎回,外界自然会认为这家公司乃至整个市场都存在问题。
当然,违约和不行使赎回权的性质有些不同,但核心在于破坏了市场的信任。
思考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报告书会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我立即叫住黄英杰。
“黄经理!”
“在。”
我放下手中的报告书,问道:
“从报告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会有许多保险公司和银行的永续债到期,如果其中任何一家不行使赎回权,会发生什么情况?”
“绝对不会......发生那种事。”
我皱起眉头,追问道:
“最近有报道指出,部分保险公司风险资本比率的恶化问题,这不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情况吗?”
“恐怕不会......发生那种事。自债券市场开放以来,只有......全球金融危机时......发生过一次赎回权未兑现的案例。”
“假设最坏的情况,万一真的发生了呢?”
“可能会由于......信任问题,相关债券全部......暴跌。稍微夸张一点说,投资者以为买的是5年期,结果变成30、50年期,计算一下损失会......非常惨重。”
“我们这边有持有保险公司相关债券吗?”
“持有了一些优质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债券。”
“黄经理,近期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债券,请从交易中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