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思想混乱的徐字营!减税封王的伎俩(2/2)
想得多,就会想得杂!
思考得多,就会要得多!
他们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的小九九!
每个人的小九九还不一样!
利益不同啊!
当一个军队中,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相互之间,就会因为利益而分崩离析。
看着眼前那争的面红耳赤的部下,徐汉鼎心里滴血啊!
“这是怎么了?”
凭他此时的认知,还难以理解为何会这样。
“我不但爱兵如子,解衣衣之,推食食之,而且还教了他们这么多东西,为何反到了最后,却是这个结果呢?”
他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够好了!
甚至,比很多兵书上的名将做得还好。
“却为何还是这个结果?”
“为何名将能做到的,吴起、卫青、霍去病能做到的,到了我这里就做不成了呢?”
游击将军徐汉鼎又心疼,又迷惑,转眼间就呆愣了。
他很是不知所措!
“呵!”
“你这样做,必然会如此啊!”
作为一个旁观者,尤其是作为一个现代军人,朱玉阶倒是看得清楚。
“一个部队,连一个核心思想都没有,连一个共同目标都不敢明说,连最基础的荣华富贵都不能承诺,即便将兵练得再好,也不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军队。”
朱玉阶暗暗摇了摇头。
“唉,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今天下,还真只有满清做的算是好一点了。”
满清为了收拢汉人的人心,不但在刚入关的时候,就下令免征辽饷、剿饷与练饷“三饷”,给了许多观望骑墙的人,一个虚假的希望,认为来好人了,来一个好朝廷了。
还给只要投降的汉奸无数的高官厚禄。
别的不说,最出名的就是吴三桂。
这一个在开始还没有什么大功呢,只是放清军入关的家伙,竟然就被封了王。
就到现在,顺治二年还不到呢,满清就封了四个汉人为王。分别是定南王孔有德、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虽然,这是满清“以汉制汉,以汉治汉”的策略,但也确实吸引到了很多心中没有道义只有富贵荣华的贪婪之辈。
“减税”与“封王”,这是,大明弘光帝、大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都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的。
就比如南明弘光帝,为了抗清,为了发放官员俸禄和筹措军费,反而要给治下百姓加“税”。不然,他就没钱啊!他这个朝廷和满清朝廷又不一样,又不能直接杀人屠城去抢。
关于“封王”,弘光帝、李自成、张献忠都害怕自己手下尾大不掉,全都不敢封,全都遵循“异姓不得封王”的原则。最起码,在自己彻底崩溃之前,是不会封王的。
至于,自己快败了、快死了,所封的王,那含金量就太低了,也没有谁会真正当回事。
这种“封王”的意义与鼓励的作用,和满清在势头正盛的时候,所封的“王”是完全不一样的。
“哼!那是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