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出谋划策(1/2)
“辅玄乃社稷之臣,朕之肱如迹骨”
高洋紧紧握着杜弼的手说道,他看向众人问道:“众位还有什么良策,朕洗耳恭听之。”
赵隐上前说道:“河南王高孝瑜,陛下不可不防。”
高德政也跟着说道:“陛下,彦深之言,言之有理,需以设防之。”
高孝瑜字正德,清都郡邺城县人(今河北省临漳县)。
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庶长子,母宋太妃,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
初封河南郡公,北齐建立后,进封河南王。
高孝瑜宽厚大度,文武兼才,为人谦和。
与其九叔武成帝高湛同岁,二人关系很好。
他是高澄的庶长子,高洋这匹黑马没站出来的话,按照法理应该是他继承父业,而后继位称帝。
杨愔说道:“河南王尚且年幼,不足为虑。”
杨愔确实是一个治国的人才,但杨愔不是一个权臣的料子。
正是因为河南王年幼才好操控他,背后的势力更愿意扶持他登上帝位。
众人看杨愔,就像看小白兔一样,怎么你的心思如此单纯幼稚。
“辅玄,你带领精兵一千保护我河南王的安全。”
“为了河南王的安全着想,今日起不准任何人接近河南王。”
高洋这么做直接就是把河南王高孝瑜软禁了。
“臣定不负陛下之命,绝不让宵小之徒接近河南王。”
这话说得漂亮,杜弼还是值得信任的。
高洋对此满意的点了点头。
杜弼自幼聪敏,出生寒门。
他以军功起家,投靠大将军高欢,官至胶州刺史,迁中书令,封长安县开国伯。为政清廉,敢言直谏。
所以高洋用他来看管河南王高孝瑜,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朝堂中的众人,高洋又吩咐道:“德政,之才,景业,杨愔你们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德政领导你们,随时向我汇报情况。”
三人躬身行礼道:“臣等绝不辜负陛下嘱托。”
“彭乐,可朱浑元,潘乐随我兵发晋阳,会一会宇文泰。”
“莫将遵命。”三人行礼道。
高洋接着说道:“魏收,你就住进东宫别苑,太子这段时间的功课有你负责教导。”
魏收承诺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用心教导太子殿下。”
“张亮,赵隐皇宫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们了。”高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
“臣等谨遵圣旨!”
赵隐,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都官郎中。
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
既而内外宁静,彦深之力。及还发丧,深加褒美,乃披郡县簿为选,封安国县伯。
在高澄刚继位的时候,就把母亲和弟弟们托付给了赵隐,他就完成得很好。
高洋挥手道:“众位下去准备去吧,三天后朕就将前往晋阳。”
众人听见行礼拜别,高洋又叫来了自己的侍卫和家奴。
准备在安排一下他们,确保自己的妻子儿子的安全,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
次日,
王弘,刘桃枝,冯文落,陈山堤来到高洋所在的宫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