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穿越北齐,我是精神病高洋的儿子! > 第66章 世家子弟

第66章 世家子弟(1/2)

目录
好书推荐: 港综:从照顾同僚遗孀开始免费阅读 我可能拿了假系统免费阅读 真千金一身反骨,忙着给反派添堵免费阅读 御兽:表白不接受,后悔哭什么免费阅读 傅先生,余生不再相见免费阅读 分手当夜,我成了首富的白月光免费阅读 万道大帝免费阅读 吞噬:从蚯蚓开始变强免费阅读 团宠小奶包,暴君爹爹偷听我心声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神医,功德在线加一免费阅读

时不我待,必须分秒必争。

尽快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部队,这样自己才有安全感。

没有背景的人更好,这样就只能依靠我,绝对忠诚于我。

自己得好好想一下,接下来的规划。

如何赚钱养兵,如何让他们为我卖命,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一步步来吧。

渤海高氏,长乐冯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都派人前来邺城。

恭祝高洋登基称帝,他们可不是空手来的,带来了大批的粮食。

作为门阀势力、望姓大族仍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的大盛时期,姓氏门第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志。

后来在隋唐时期,这一制度虽然有所削弱。但其影响仍不可低估。

高氏派往邺城的族人是高宾,与北齐皇室同宗。

其父亲高季安官至抚军将军、兖州刺史,初仕北齐,后遭人诬陷而投奔北周,官至鄀州刺史。

他在历史上不出名,但他有个儿子很出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颎。

派兵攻陈,一举攻下陈国。因功勋卓著而被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冯氏此次派出的人是冯子琮,冯灵字绍子,初为荥阳县子,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改封长安县男。

冯氏发展壮大是因为北魏冯太后。冯太后先后临朝听政25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女政治家。

与此同时,她对家族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她派人从漠北将其兄冯熙找回以后,即封其为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并娶博陵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尉,晋为太师、昌黎王等高官显爵。

而后,又先后把冯熙的4个女儿嫁给孝文帝,还将孝文帝的妹妹嫁给冯熙长子冯诞为妻。

冯熙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封官赏爵。

冯氏和皇族亲上加亲,使得冯氏家族宠贵益隆,权倾朝野。

赵郡李氏自然是高洋的大舅哥李祖升了,赵郡李氏与皇族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到了北齐时代更为明显。

李希宗与兄弟李希礼都是北齐时代的显贵。

李希宗几个女儿全都嫁入豪门,其中李祖娥嫁给了北齐皇家,成为北齐文宣帝的皇后,孙女又嫁给了文宣帝的太子。

后来还有几位女性都嫁入了北齐皇室。

赵郡李氏对文学的精通和文辞诗赋的擅长。

这使得他们在门阀制度衰退之后,还可以从科举进入仕途。

赵郡李氏在唐朝时期也非常吃得开。

清河崔氏派出的是崔儦,他是北齐高阳太守崔仲文的儿子,出自清河崔氏“清河大房”,世代为显贵的大姓。

年轻时依仗自己的才学和门第,看轻世人,曾在家门前题字:“没读过五千卷书的人,不能进这个屋子。”

博陵崔氏第二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琨。

北魏献文帝时,崔琨孙崔辩担任中书博士、武邑太守。

崔辩有两个儿子崔模、崔楷死于战场。

崔楷女崔幼妃适赵郡李希宗,生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

这次带队的是博陵崔氏家族的崔柳,此人有勇有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歪歪人生路免费阅读 穿越:从参加前女友婚礼开始狂飙免费阅读 遭遇背叛后,我觉醒神医传承免费阅读 造梦西游:只有我有活动界面免费阅读 这小寡妇要逆天免费阅读 志气远大免费阅读 双穿:达到人生巅峰太容易!免费阅读 大一开学,学姐一脚踢飞我的行李免费阅读 哥,你是警察,不是恐怖分子啊免费阅读 仙帝重生,纯欲女神来诱惑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